周王朱橚,朱元璋第五子,时年十六岁。
他痴迷医术,后来利用身份搜集、整理、修订大量医书,如《普济方》、《救荒本草》等,为后世留下宝贵医学遗产。
“老五?他才十六岁,能行吗?”朱元璋不无担心。
马皇后也犹豫:“这孩子从小就说要做扁鹊、华佗般的人物,莫非他真能成器?”
苏河如实道:“虽无医仙之名,但成就斐然。洪武年间,臣所知精医且可信者,唯周王一人。”
朱棣担忧弟弟:“苏大哥,别无他法了吗?老五年纪尚小,又未历险事,让他对付天花,恐有闪失。”
朱标也请苏河再想办法。
苏河摇头:“此乃最终方案。有臣在,必护周王周全。臣可制‘酒精’供其每日消毒,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众人虽不解“酒精”为何物,但知是苏河带来的好东西。
马皇后看向苏河:“你若有把握,此事便交予你。重八,你看呢?”
朱元璋思忖片刻:“他既自荐,便依他。标儿,明日问问老五,若他愿意,便配合苏河。若不愿,就让太医院那帮吃闲饭的顶上!”
朱标遵命。
朱元璋目光转向苏河,语气不善:
“混小子!事成之后,咱便不计较你藏身后宫之事!但从今日起,无诏不得踏入后宫半步!”
他还是对此耿耿于怀。
马皇后忙打圆场:“好了重八,都是为了大明。标儿,明日你安排苏河住处。”
“咱看见他就烦!让他滚出皇宫去!”朱元璋嫌弃道。
朱标连忙解围:“父皇,今夜天色已晚,不如让苏兄暂住东宫侧殿。待儿臣在宫外觅得府邸,再将他迁出安置。”
苏河闻言大喜,用肩膀轻碰朱标:
“太子殿下,够意思!真是好兄弟!”
朱元璋见苏河要搬走,脸色稍霁。
马皇后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标儿说的在理。但我还要补充一点,苏河身份特殊,必须派人保护。重八,这事就交给你安排。”
她心思细腻,将苏河的生活安排得周全,“另外,徐达家的二女儿徐妙锦即将嫁入应天府,苏河府里需要不少佣人。标儿,人手你来安排。”
朱标觉得母亲考虑得很周到。
应天府有不少商贾建造的豪华府邸,其中一些因主人获罪被抄家而空置。
他知道有一处占地广阔的府邸,亭台楼阁俱全,距离皇宫城门不到五里,来往十分方便。
“苏兄,今晚就委屈你暂住东宫偏房。明日我再亲自带你去那府邸安顿。至于人手,我先给你安排十名侍女、五名下人。日后若有其他需要,尽管开口。”朱标说道。
“什么需要都行?”苏河立刻眼神发亮地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