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锦衣卫的前身(2 / 2)

这虽笨拙,却是最直接的办法。

朱标点头:“儿臣明白。只是…心有不甘…”

儿子的不甘,马皇后岂会不知?她未点破,目光复杂地看向苏河。

苏河察觉到马皇后的目光,主动打破沉默:

“皇后娘娘,今日二位所知之事已足够多。单是那宗亲赡养之制,便需长久消化,何况其他……”

他停住,意指那些关乎他们自身性命的悲惨预言。

朱元璋的狂暴杀戮,甚至逼死亲子。

无论对百官,还是对丈夫和儿孙的命运,马皇后都无法袖手旁观。

这些沉重的话题,随便一件都如同惊雷。

在这个酷暑难耐的夏日,已是她和朱标经历过最心惊动魄的一天。

“母后,儿臣觉得苏兄说得是!”朱标接口道,“我们还有时间,当一件件解决,方能寻得转机。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那宗亲赡养之制,父皇已与族中敲定,并昭告诸王。若不想出两全之策,将来这条祖训真会亡国!”

朱标忧心忡忡,难以想象一个国家大半赋税竟用来供养皇族。

其后果之严重,不言自明。

见儿子能说出这番话,马皇后原本的沉重也稍减:

“标儿所言极是。这宗亲赡养乃当前最大隐患。我们必须寻机与你父皇商议,否则大明与我朱家,终难逃覆灭之劫。”

“好了,天色已晚,今日便到此为止。”马皇后吩咐道,“标儿,苏河便交由你安置。我今晚需做些准备,明日我们一同去见你父皇。”

朱标立刻应下,准备带走苏河。

不料苏河却急忙拒绝:

“等等!皇后娘娘!您先前答应过,不会让我暴露在皇上面前!太子殿下,您方才也立下誓言!怎能如此?”

朱标不解:“苏兄何出此言?母后只是让我带你去东宫暂住,并非要你见父皇。放心,东宫护卫皆是心腹,只听我号令,绝不会有人向父皇透露你的行踪。”

他拍胸保证。

马皇后也道:“是啊,苏河你多虑了,东宫很安全。”

看着两人笃信的样子,苏河倒吸一口凉气。

他猛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

此时朱元璋虽未正式命名,但锦衣卫的前身,那支只听命于皇帝、监视百官的特务力量早已存在!

“二位,你们太小看朱元璋了!”苏河正色道,“以他的性子,皇后娘娘您真以为太子身边会没有他的人吗?看看我这身穿着,一旦被人看见,明日我必被拿下!你们且想想,皇上身边是否常有一些人?他们身手不凡,样貌普通,腰佩利刃,眼神锐利如刀。”

马皇后神情骤变,立刻想到一人:

“二虎!你说的是二虎!刘基死后,重八便命二虎暗中组建了一支人马,只听他号令,个个胆大艺高!我虽略知一二,但不久这些人便似消失了……难道你的意思是,他们已遍布各处?”

朱标瞬间遍体生寒。

想到自己可能时刻处于父皇的监视之下,他如鲠在喉,难以置信:

“母后,二虎手下…真如苏兄所说,无孔不入?”

马皇后闭了闭眼:“若苏河所言不虚,那便是了。重八行事向来隐秘,刘基死后,惩治贪官需倚重新力,他便秘密安排二虎选人。此事,我也仅知一二。”

朱标顿时确认,自己身边必有父皇耳目!

他震惊又懊悔地看向苏河:

“苏兄!实在对不住!我……我险些违背誓言,陷你于险境!”

对朱标这样深受儒学熏陶的君子而言,违背誓言是莫大污点。

苏河摆摆手:“罢了罢了,也怪不得你们。因那‘锦衣卫’之名,要到洪武十五年才正式现于世人眼前。飞鱼服,绣春刀,虎背蜂腰螳螂腿……配上绝顶的身手,是悬在百官颈上的利刃。”

“锦衣卫?”朱标喃喃道,“原来父皇身边这些人唤作锦衣卫…好霸气的名号。”

窗外的夕阳将余晖洒入殿内。

马皇后望着殿外,今日所知种种,尽是坏消息,她已不愿再问。

待日后心绪稍平,再做打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