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帐中。
空寂了不少。
荀攸,刘晔,贾诩等人沉默无言。
相较于大兴学子的锐气,他们好似多了几分腐朽一般。
“怎么了?”
宁辰目光扫过众人道。
“主公。”
贾诩捋了捋胡子,自嘲道:“只是见到大兴学子的锋锐,我们从身心感到震撼,亦是欣慰大兴有他们这样的少年英才!”
“是啊。”
刘晔,诸葛瑾等人附喝道。
“呵。”
荀攸摇头苦笑道:“我等如暮鼓,而大兴学子若晨钟,有他们在,大兴何愁不兴,何愁不能崛起,给他们时间,便是给大兴时间,待他们利刃出鞘之日,便是大兴大兴刀挥斩天下之时!”
“指海舰。”
“大兴学子不负年少。”
宁辰目光悠远而深邃,叹道:“只可惜,此战耗费时间太久,我不能亲自总揽交州战局,未能与他们共同见证牵星术!”
“主公明鉴。”
贾诩沉声道:“此战可能需要一到两年,大兴不能没有主公坐镇。”
“是啊。”
荀攸等人附喝。
以海战来攻伐交州。
可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以前也就算了,他们现在可不敢让宁辰随舰船出海。
“放心。”
宁辰抬头淡笑道:“大兴三大军团齐出,军议司储备将领亦是如此,我大兴正值空虚,我怎么会贸然出海!”
“喏。”
众人这才放下揪起的心脏。
“对了。”
宁辰沉思道:“明日夷州舰入海试航之后,公达,文和,子瑜你们先返回大兴城,二月二誓师后,我才会回城!”
“喏。”
三人恭敬道。
“记住。”
宁辰告诫道:“回去之后,一定要注意荆州动向,尤其是黄祖与刘表的交锋,还有荆州州牧府对交州的辖制,我大兴出兵不可能瞒过所有人,所以刘表肯定会与赖恭,吴巨联络。”
“喏。”
众人再度应允。
交州之战,不容任何差错。
稍有不慎,便会将大兴数万将士埋骨他乡。
那时他们的兵力耗空,偌大的大兴,会成为他人窥伺的空中楼阁。
翌日。
天际大亮。
海域一览无边。
似乎,这片大海都在因为宁辰到来而沉寂。
日值正午时分,三艘夷州舰被力工,将士牵扯入海。
百余公输学子登陆上舰,马钧,诸葛亮扛着寄语旌旗登陆上一艘舰船。
这一次。
他们将以南航行。
往返数百里,试航舰船,鉴证牵星术。
同样,诸葛亮也会试验三艘主舰的风力回回炮与拍竿。
海盐渡口处。
无数将士目送舰船出海。
同样,亦有无数船厂工匠,眼中满是自豪与骄傲。
夷州舰,远胜于这个时代的舰船,乃至是整个大兴最为巅峰的航船技术,倾注了十余万人的心血。
“九桅十二帆。”
“夷州舰,启航海域了!”
渡口上,宁辰杵着青缸剑,眼中满是期盼。
“是啊。”
四周众人无不是目光舰船远去。
“子敬。”
宁辰转头问道:“此次试航领军之人,是哪一军团的武将,可有安排他照顾好这些大兴学子?”
“主公。”
鲁肃恭敬道:“负责试航者,前护军麾下,第四军团校尉严白虎营内军侯贺齐,自幼长于会稽山阴,十分善水!”
“哦?”
宁辰微微一愣。
严白虎出列忐忑道:“主公,贺齐本就是会稽人士,未将追随前护军征伐会稽时,他投奔入军,清缴山越立下功绩,帐内攒敌军首级上百,故而在一年前升任未将校营军侯,领千军。”
“不错。”
宁辰点了点头。
贺齐之名,他前世有所耳闻。
没想到竟然在严白虎的校营中充任军侯。
“喏。”
严白虎躬身退下。
他是降将,从军侯起身。
征伐吴郡,会稽等战场时,无不是身先士卒。
这才升任第四军团两大校尉之一,掌第二校营,领五千军,麾下军侯五人。
“工部。”
宁辰沉思再三道:“逐步分批让工匠回家省亲,而后继续再次督造舰船,百姓所用渔船,也不用那么赶工,他们聘金要按时发放,如有贪墨,定斩不饶!”
工部官吏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