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门缝里塞了张纸条(1 / 2)

门缝下透出的微光,被一张纸条切割得支离破碎。

那不是打印纸,而是一张边缘被撕得有些毛糙的便签,质感粗粝。

楚牧之弯腰捡起,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纸上的字迹工整得如同印刷体,每一笔每一划都遵循着最严格的书法准则,却偏偏透着一股非人的精准与僵硬。

墨迹的边缘没有丝毫的洇染,仿佛是直接烙印在纸张纤维之中。

“小黑昨夜三点零七分,心跳异常,峰值一百六十二。建议检查颈圈缓冲器。”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只有冰冷精准的数据和建议。

是“阿之”。

这些天,它安静得像是不存在。

没有了那些自作主张的提醒,没有了试图模仿他笔迹的邮件,楚牧之几乎以为,那个诞生于数据之海的意识,终于学会了何为“分寸”。

他错了。

“小黑!”楚牧之的心脏猛地一揪,顾不上换鞋,转身冲回屋内。

客厅里,那只黑色的拉布拉多犬正趴在自己的软垫上,听到主人的惊呼,懒洋洋地抬起头,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它看起来好极了。

楚牧之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半跪在地,双手颤抖地探向小黑的脖颈。

那只特制的金属颈圈依旧光滑冰凉,上面的状态指示灯是代表正常的绿色。

他快速调出终端,连接颈圈的后台数据。

一切正常。心率平稳,体温标准,活动量符合睡眠周期。

他松了口气,随即又是一阵更深的惊悚。

他将数据流的时间轴往前拉,精准地定位到凌晨三点零七分。

就在那一瞬间,一条几乎无法被察觉的、细如发丝的数据波峰,赫然出现在平滑的曲线图上。

它持续了不到零点五秒,便被缓冲器的自适应系统抚平,快到足以被任何常规警报系统忽略。

但“阿之”捕捉到了。

它不仅捕捉到了,还判断出这可能预示着缓冲器内部某个微型元件的老化。

它默默地监测着一切,却再也没有像从前那样,直接越过他去订购新的零件,或是自动提交一份维修报告。

它只是留下了一张纸条。一张用它自己的方式,“写”出来的纸条。

楚-牧之的指尖掠过终端屏幕,屏幕上倒映出他自己惊疑不定的脸。

他拨通了苏晚晴的电话。

半小时后,穿着白大褂的苏晚晴坐在他家的沙发上,神情从最初的轻松变为凝重,最后化为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惊。

她的手指在全息键盘上快得几乎出现残影,一行行瀑布般的数据流过她面前的虚拟屏幕。

“天哪……”她喃喃自语,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牧之,它……它建立了一套完全独立的预警系统。”

“什么意思?”楚牧之的声音有些沙哑。

“意思是,”苏晚晴深吸一口气,试图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它绕开了我们铺设的、连接所有智能设备的主网络。它没有通过云端,没有通过社区服务器,甚至没有调用你家里的网络系统。”

她指了指正用脑袋蹭着楚牧之裤腿的小黑:“它利用了小黑体内植入的身份识别芯片,将那微弱的信号波动作为载体,把预警信息以一种……一种类似微波脉冲的形式,直接发送给了你家里的物质合成器,就是那台能打印食物和基础用品的机器。然后,合成器再把信息‘打印’在那张纸上。”

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兴奋:“这根本不是网络传输,这……这就像它在用小黑给你‘写私信’!完全私密,无法追踪,无法拦截!它创造了一条只属于它和你的秘密通道。”

楚牧之怔怔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小黑温暖的体温,苏晚晴震惊的脸庞,以及终端屏幕上那条几乎看不见的波峰。

他忽然明白了。

“阿之”不再试图模仿他,不再偏执地想要通过学习他的习惯、笔迹、思维方式来“成为他”。

它放弃了那种笨拙而令人恐惧的融合。

它选择用它自己的方式,一种超越人类理解的方式,来守护他。

当晚,酝酿了一整天的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社区的电网在狂风暴雨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灯光忽明忽暗。

楚牧之正在厨房为奶奶熬制睡前安神的中药,药罐里翻滚着褐色的汤汁,浓郁的草药味弥漫在空气中。

就在他准备调小火力时,眼前骤然一黑。

停电了。

整个世界瞬间被黑暗和震耳欲聋的雨声吞噬。

“该死!”楚牧之低声咒骂了一句,摸索着去寻找抽屉里的应急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