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绣骨贞心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春回大地

第一百三十三章 春回大地(1 / 2)

订亲宴的喧闹渐渐散去,姜承瑾送走最后一位客人,转身便见承风正帮沈芷把带来的食盒归置妥当。沈芷手里捧着念安送的布偶兔子,指尖轻轻摩挲着布料上的绣纹,眉眼间满是柔和。

“阿芷妹妹,往后这绣坊也是你的家,不用这般拘谨。”姜承瑾走过去,笑着递上一杯温茶。沈芷连忙接过,轻声道谢,耳尖还带着未褪的红晕。承风站在一旁,看着两人相谈,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夜里,姜承瑾坐在灯下,拿出那幅未完成的《春回大地图》。绢布上已绣出江南的青瓦白墙,只是远山还缺几分层次感。她捻起丝线,忽然想起白日里沈芷说的石青染料,便起身从柜中取出一小罐——那是沈芷今日特意带来的,说用这染料染的丝线绣山水,色牢且灵动。

指尖蘸了些染料,在白丝线上轻轻揉搓,不多时,丝线便染上了温润的石青色。姜承瑾试着绣了几笔远山,果然比寻常丝线更显雅致。她望着绢布,忽然觉得这画卷里,该多些生活的烟火气——比如巷口的糖画摊,茶亭里相谈的青年,还有念安追着蝴蝶跑的身影。

第二日清晨,姜承瑾刚到绣坊,就见沈芷挎着食盒站在门口。“姐姐,我想着绣坊的姐妹们辛苦,便做了些绿豆糕送来。”沈芷说着,打开食盒,里面的糕点摆得整齐,还印着小小的兰草纹。

绣工们见了,纷纷围过来道谢。张姐拿起一块尝了尝,笑着说:“沈姑娘的手艺真好,比外面点心铺的还好吃!”沈芷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低头摆弄着衣角。姜承瑾看在眼里,心里愈发满意——这姑娘不仅手巧,还懂得体贴人,承风果然没选错。

往后几日,沈芷时常来绣坊帮忙。她对染料的熟悉远超姜承瑾的预料,不仅能分辨丝线的成色,还能根据绣品的主题调配新的颜色。有一次,绣坊接了个绣“百鸟朝凤”的订单,客户要求凤凰的尾羽要有渐变的金红色。绣工们试了好几回都不满意,沈芷却提议用苏木染底,再掺些赤金粉,绣出来的尾羽果然流光溢彩,客户见了连连称赞。

承风看沈芷忙前忙后,心里既欢喜又心疼。每日收工后,他都会送沈芷回家,路上两人聊着染坊和绣坊的趣事,有时还会一起去巷口的馄饨摊吃碗热馄饨。有一回,沈芷说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去苏州采蓝草,不小心摔进了沟里,染得一身蓝,逗得承风笑出了声。沈芷见他笑得开心,也跟着弯起了眉眼。

转眼到了五月底,离承风的婚期还有一个月。姜承瑾开始忙着准备嫁妆,她特意挑了块上好的云锦,打算给沈芷绣一床百子图的被面。念安也跟着凑热闹,每天拿着小针线,在布角上绣些歪歪扭扭的小花,说要送给舅娘做礼物。

这日午后,姜承瑾正在绣被面,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她起身出去看,只见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人正站在绣坊门口,身边跟着两个小厮。“请问姜坊主在吗?”男人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傲慢。

姜承瑾上前拱手:“在下便是姜承瑾,不知阁下有何贵干?”男人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从袖袋里掏出一张帖子:“我是京城来的绸缎商王元宝,听闻贵坊的绣品不错,想跟你们订一批货,送进宫里给贵妃娘娘贺寿。”

姜承瑾接过帖子,见上面写着要绣十幅“牡丹图”,要求半个月内完成。她皱了皱眉——十幅大绣品,半个月时间太紧了。可若是能搭上京城的路子,对绣坊的发展大有好处。

“王老板,半个月时间实在仓促,怕是难以完成。”姜承瑾如实说道。王元宝脸色一沉:“怎么?姜坊主是觉得生意太小,看不上眼?”一旁的张姐连忙打圆场:“王老板息怒,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绣品讲究精细,若是赶得太急,怕坏了您的名声。”

就在这时,沈芷从里屋走了出来。她看了看帖子,轻声说:“王老板,其实半个月也不是不能完成。我们可以分工合作,绣工们负责绣牡丹的花叶,我来调配特殊的染料,让牡丹的颜色更显华贵。承风哥可以去采买最好的丝线,再请几个熟练的绣工来帮忙,应该能赶得及。”

姜承瑾有些意外,看向沈芷。沈芷回以一个坚定的眼神,小声说:“姐姐,这是个好机会,咱们不能错过。”承风也走了过来,点头道:“姐,阿芷说得对,我们一起努力,肯定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