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八零:辣媳逆袭成首富 > 第104章 供应链危机:全球疫情的冲击

第104章 供应链危机:全球疫情的冲击(2 / 2)

“战锋,”沈星晚转过身,埋在他怀里轻声说,“你说……我们能挺过去吗?不仅是疫情,还有厂里的难关。”

“一定能。”陆战锋的声音坚定得不容置疑,他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吻,胡茬扎得她微微发痒,“你看,咱们有这么多愿意一起拼命的兄弟,有愿意理解我们的客户,还有什么坎过不去?等疫情结束,咱们再把失去的订单抢回来,甚至做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沈星晚几乎住在了厂里。她一边协调面料生产,一边处理客户的咨询,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天深夜,她在办公室整理订单,陆战锋端着一碗热姜汤走进来,看到她趴在桌上睡着了,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他轻轻把她抱到沙发上,给她盖上自己的军绿色夹克,然后坐在旁边,帮她整理散落的订单文件。

沈星晚迷迷糊糊醒来时,看到陆战锋正借着台灯的光,小心翼翼地把客户的投诉信和谅解函分类整理,眼底的红血丝比她还重。她心里一暖,悄悄走过去,从身后抱住他的脖子:“怎么还不睡?”

“等把这些整理完就睡。”陆战锋转过身,把她拉到怀里,“刚收到武汉的消息,咱们送的面料已经做成了防护服,医护人员穿上后特意拍了照片发过来,说面料很舒服,防护效果也很好。”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是穿着蓝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对着镜头比着剪刀手,背景里堆着的面料包装上,还能看到“红星服装厂”的logo。

沈星晚看着照片,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次却是感动的泪。她知道,自己做的决定没有错,那些被挪用的订单、付出的违约金,在这些鲜活的生命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疫情最严重的那几个月,红星厂成了当地的抗疫保供点。沈星晚不仅供应面料,还组织厂里的缝纫工,义务制作口罩和防护服。王师傅带着绣娘们,放弃了春节团聚,每天在车间里加班加点,手指被针扎破了就贴上创可贴继续干,还笑着说:“咱们虽然不能去一线,但能给医护人员做些防护用品,也算为抗疫出份力。”

三个月后,疫情得到控制,武汉解封的那天,沈星晚收到了来自武汉多家医院的感谢信,还有一面绣着“抗疫保供先锋,心系一线暖人心”的锦旗。锦旗的边角用红色丝线绣着细小的莲花,是武汉的医护人员特意请当地艺人绣的,每一针都藏着感激。

更让她惊喜的是,工信部的工作人员亲自来到厂里,给红星厂颁发了“抗疫保供先锋企业”的牌匾。牌匾是用红木做的,上面刻着金色的字体,边缘还雕着细小的祥云纹,沉甸甸的分量,是对红星厂这段艰难岁月的最好肯定。

表彰大会上,沈星晚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熟悉的面孔——有熬夜搬货的工人,有志愿送料的司机,有默默支持她的陆战锋,还有头发花白却依旧坚守在车间的王师傅。她突然觉得,这场供应链危机虽然让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却也让团队更加团结,让红星厂的品牌形象更加鲜明。

“其实我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沈星晚拿着话筒,声音哽咽却充满力量,“真正了不起的,是那些冒着风险运送面料的司机,是那些放弃休息制作防护用品的工人,是那些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客户。还有你,”她看向台下的陆战锋,眼里满是爱意,“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从未放开我的手。”

陆战锋看着台上的她,嘴角扬起温暖的笑容,眼里的骄傲藏都藏不住。他知道,这场危机不仅没有打垮沈星晚,反而让她更加坚韧,让红星厂更加有温度。

大会结束后,沈星晚和陆战锋并肩走在厂区的小路上。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的车间里,缝纫机的嗡鸣声重新响起,那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动听,像一首充满希望的歌谣。

“战锋,”沈星晚停下脚步,握住他的手,“等疫情完全结束,咱们去武汉看看吧,看看那些我们帮助过的医护人员,看看这座英雄的城市。”

“好啊。”陆战锋紧紧回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温暖而有力,“到时候,咱们再给武汉的朋友们,设计一套最漂亮的衣服,庆祝他们战胜疫情,也庆祝咱们红星厂,渡过了这场难关。”

沈星晚靠在他怀里,看着远处重新热闹起来的厂区,心里充满了踏实的幸福。她知道,这场供应链危机只是红星厂发展路上的一个插曲,但这段经历教会她的——责任、团结、永不放弃的精神,将会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指引着红星厂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