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内侍急忙退出去。
片刻后。
一队内侍,就快步朝着宫外各个衙门走去。
东阁距武楼最近,李善长最先赶过来。
但朱元璋黑着脸,坐在龙椅上,一直翻看一本本册子。
李善长也没敢询问,只好恭恭敬敬站在下方。
一直看到王习古、刘伯温、阮弘道、胡惟庸这些人进来!
他才感到不对。
同样。
王习古、刘伯温、阮弘道、胡惟庸这四人,在看到对方之后,更是察觉到不对劲!
来的,都是三法司主官。
几人满心疑惑,但又不敢主动询问朱元璋。
于是,李善长、王习古、刘伯温、胡惟庸这四人,便都满眼询问的看向刘英。
察觉到这些目光,刘英回了一个无奈加苦笑的神色。
然后,就看向上方的朱元璋。
见此,李善长与刘伯温几人,再次心神一震。
这次之事,这般严重?
这时,朱元璋终于抬起头,冷冷扫过下方李善长与刘伯温等人脸上。
“都察院,监察百官,风闻奏事,纠劾不法……”
“刑部掌天下刑名,大理寺主平反冤狱,复核案牍。”
“咱问你王习古、刘伯温、阮弘道、胡惟庸,你们平日抱怨,咱重用锦衣卫,重用酷吏!
你们张大眼睛,好好看看,你们这三法司,平日里都做了些什么?”
这话问得极重!
王习古、刘伯温、阮弘道、胡惟庸四人脸色大变,扑通一声齐齐跪下。
“臣等惶恐!臣等有负圣恩,请陛下责罚!”
朱元璋顿时大怒,猛地一拍桌案,厉声质问。
“惶恐?责罚?”
“你们这些文官,一出什么事,就是跪在地上,不想着如何处理,只会高喊自个惶恐,要责罚!”
“你们这是欺咱不敢夺了你们的官帽?”
“咱看你们是安逸日子过得太久了!都察院的眼睛是瞎的吗?刑部、大理寺的耳朵是聋的吗?”
王习古、刘伯温、阮弘道、胡惟庸四人浑身一颤。
“陛下误会了,微臣等人绝无此意!”
“陛下,微臣……”
一旁,李善长也急忙拱手行礼,硬着头皮问道。
“敢问陛下,不知出了什么大事,使得陛下这般震怒?”
“哼!”
斥骂了一顿,朱元璋正好借坡下驴。
顺手,从桌案上拿起两本册页,扔在王习古与李善长四人面前。
“你们都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户部郎中吕俊,纵奴行凶,强买强卖,逼死人命!其名下田产铺肆,大半来路不正!这些恶行,就在你们眼皮子底下,你们可曾听闻?可曾纠劾?”
“吏部员外郎章阳,贪渎索贿,卖官鬻爵,败坏吏治!
这等国之蠹虫,你们可曾察觉?”
“还有那个五城兵马司的副指挥蓟良才!一个小小的副指挥使,就敢勾结泼皮,敲诈勒索商贾,盘剥百姓!
更胆大包天,竟敢在漕粮入仓上动手脚,哄抬粮价,置京师百姓于饥寒不顾!”
“还有应天府衙……”
“这等祸国殃民之事,桩桩件件,都在你们三法司的职责之内!”
“你们是不知道,还是知道聋作哑?亦或是……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不值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