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论师(1 / 2)

方宁一句话如同惊雷一样,震惊在场所有的人。

包括温吞夫子也是睁大了并不大的眼睛,用惊异的眼神注视方宁,一向孤傲冷峻的丁一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在沉默当中,崇文书院的七个学生可是不干了。

他们虽不知“客座教授”究竟为何,可“教授”二字入耳,便知是要在此处当老师。

人群中,一个长身如玉的青年率先上前。

他面如冠玉,腰间系着碧玉佩,拱手时动作行云流水,礼数周全却难掩傲气。

“在下崇文书院弟子苏墨,敢问先生,‘客座教授’究竟是何意?我书院教授皆是皓首穷经之辈,从未闻此称谓。”

方宁上下打量眼前这个学子,看到这个俊秀少年,心中也是赞叹其颜值之高。

方宁轻轻咳嗽一声,道:“所谓‘客座’,便是非书院常驻之职,如宾客般暂留。‘教授’,则是与诸位切磋所学、分享见闻,而非以师长自居。简单说,我来此不是教诸位‘何为对’,而是与诸位论‘为何对’,倒像古时的‘客座讲席’,只是换了个说法。”

苏墨眉头微蹙,追问道:“既以‘教授’为名,总得有传道授业的底气。敢问先生年方几何?”

“十七。”方宁坦然作答。

“十七?!”

周围瞬间炸了锅。

一个圆脸学生失声喊道:“我等最小的也已十九,先生比我等还小,何德何能敢称‘教授’?莫不是欺我书院无人?”

苏墨脸色也沉了下来,语气带着几分怒意。

“阁下不觉得此言未免太过狂妄!我崇文书院治学严谨,师者需有经天纬地之才、饱读诗书之学,先生年仅十七,即便自幼读书,又能通晓多少经义?”

方宁哈哈大笑,然后收了笑声,冷冷地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方宁依然知晓,这个世界的历史和自己熟知的历史是不同的,是因为从三国之后,这个世界的时空就和现实世界的历史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也就是说,三国之前的历史和自己熟知的历史是相差仿佛,但三国后,尤其是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时代都没有,更不会有韩愈的《师说》传世。

温吞听到了方宁说的话,眼睛里精光四射,嘴里喃喃重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由得暗暗点头。

难怪宁勿缺跟自己写信的时候长篇大论说方宁是横空出世的天才,当时只以为在战场上能够屡立战功,想不到小小年纪竟然能有如此的胆魄,有如此的眼光如此的格局,不愧是被宁胖子心服口服看重推荐的人。

那边,崇文书院的学子苏墨一怔,他没有温吞想的那么深,只觉得方宁说的有道理,但又懵懂,于是下意识问道:“但不知,何解?”

“是说师者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