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距离雁门关不足百里,传我的军令,原地休息,明日开赴雁门关!”
“诺!”
上万人的大军,随着贾琰的一声令下,顿时便如机器一般运转开来。
或是驻扎营地,安置帐篷,布置警界,生火做饭,抚慰战马…一切都是井井有条,丝毫没有半点紊乱的迹象。
贾琰亦是翻身下马,寻了一处高岗,遥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雁门关。
而就在这时,半空中,一声清脆的鹰啼声忽而响彻长空。
贾琰双眸微眯,眼底似有暗金之色流淌,朝着那鹰啼声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海东青正在夜空中振翅而来。
贾琰抬起胳膊,那海东青果然振翅而落。
“这是…”
贾琰从海东青的腿上的银管中取出一封信,读罢之后,眼中久违的浮现出了一抹惊喜之色。
“是杨叔!”
贾琰心下一喜。
对于这位许久未见,亦师亦友的老伙计,他也是有些想念,遂对着身旁的亲卫们嘱咐了几句,贾琰便翻身上马。一口气奔袭数里,来到了杨叔信中约定的见面之处。
到了这处断崖之后,贾琰果然见到了林子中,许久未见的杨勇与那黑衣僧人,正坐在一块大青石头上对饮。
贾琰翻身下马,大步流星的来到两人身边,大笑道。
“杨叔,大师,别来无恙!”
“琰哥儿!”
杨勇起身,将手中的酒葫芦抛给贾琰,目光在贾琰的身上细细的打量着,眼神中满是惊喜和欣慰。
一年多未见,小主人越发俊朗不凡。
尤其是身上这一股霸道绝伦的气势,简直就和当年的王爷简直一模一样。
当年蜗居在荣宁街小院中的那个小小少年,已经是从一介白身,成为冠军侯,再到如今的宁国公。
这等人生经历,纵然放眼千古,也算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若是王爷王妃能够看到如今的小王爷,一定也能够安息了吧?
贾琰接过杨勇丢过来的酒葫芦,畅快的痛饮了一口,然后将已经空了的酒葫芦丢到一边,笑呵呵道。
“这酒还不错,够劲!”
杨勇笑呵呵道:“蛮子们酿造的酒,没什么滋味就是够烈,一般汉人很难喝的惯,我倒是偏好者一口。”
两人虽然是许久未见,但却并没有半点的生分,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荣宁街的小院中,一同习武饮酒,谈论兵法的那段时光。
而一旁的黑衣僧人则是双手合十,轻诵一声佛号,笑呵呵道。
“阿弥陀佛,一年不见,贾施主越发器宇轩昂,隐隐已有龙蛇起陆之相,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贾琰的目光在黑衣僧人身上一扫,嘴角掀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眼神有些高深莫测,似笑非笑道。
大师倒是好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