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福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那……”
“那肯定选这个铁皮匣子的,好看,提溜出去有面儿。”
“没错。”
钱东来也点了点头。
“这个玻璃瓶子,自己家吃还行,送人,是有点拿不出手。”
“这就对了!”
王大山笑了笑。
“咱们的油鸡枞,是普通东西吗?”
“不是!”
“那是菌中之王,是咱们靠山屯的好东西!”
“是能卖到五十块钱一瓶的金疙瘩!”
“这么金贵的东西,就用这么个破瓶子装着,那不是明珠暗投,让好白菜让猪给拱了吗?”
“咱们的罐头,从一开始,就不能把自己当成是跟那些水果罐头一个档次的!”
“咱们要做的,是礼品!”
“是能让那些大老板、大领导,逢年过节拎着去送礼的体面东西!”
“所以,咱们的包装,也必须是独一无二的,是能让人看一眼,就觉得这玩意儿金贵的!”
王大山这番话,把那三个老伙计给说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虽然还是不太懂里面的弯弯绕绕,但却觉得,大山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那……大山,你打算咋设计?”孙德福忍不住问道。
王大山立刻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在桌上缓缓展开。
那是一张设计草图。
图上画的,不是玻璃瓶,也不是铁皮盒。
而是一个小巧的,带着古朴韵味的……陶罐。
那陶罐的形状,很别致。
圆润的罐身,带着一点点粗粝的手工质感。
罐口不大,用一块软木塞封住,外面再用红色的麻绳系一个漂亮的结。
罐身的一侧,没有贴任何纸质的标签,而是用最古朴的烧烙工艺,印上了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靠山屯。
而在另一侧,则是一幅写意的简笔画。
寥寥几笔,勾勒出一片连绵的远山,和几朵从林间冒出头的蘑菇。
整个设计,简洁,古朴,又透着一股子说不出来的雅致和高级感。
“这……这是……”
钱东来扶着眼镜,凑近了看,眼睛里满是惊艳。
“这罐子,是用陶土烧的?”
“对。”
王大山点了点头。
“玻璃瓶太普通,铁皮盒又显得匠气。”
“只有这种带着泥土气息的陶罐,才最配得上咱们山里出来的好东西。”
“而且,这陶罐吃完了,还能留着当个茶叶罐,或者插个花,摆在家里也是个好看的物件。”
“这叫什么?这叫‘二次利用’,能让买家觉得,这钱花得值!”
老季看着那张图纸,浑浊的眼睛里,也渐渐亮起了光。
他是个老手艺人,最懂这种东西的好。
这设计,有味道,有嚼头,比那些花里胡哨的铁皮盒子,耐看得多。
“好!这个好!”
老季一拍大腿,难得地夸赞了一句。
“这玩意儿,看着就结实,有根!”
孙德福也看出了这设计的好处,但他考虑得更现实。
“大山,这想法是好。可……”
“可这陶罐,咱们上哪儿弄去?”
“县里那几家烧砖烧瓦的,可烧不出这么精细的玩意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