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群体上访(1 / 2)

杨云天的事情只是河阴人事调动的一个缩影。

借着安市市委常委会上的风波,王文铎和任瑜等人趁着书记没有落位的空档,短时间内对几个县直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了更换,很多立场不明确的人直接被清理。

倒不是说几人争权夺利,而是华泰投资的21亿太过重要,这么大的一块蛋糕,省里那些人或许还会顾忌面子问题,加上投资也是分批落位,可能不会有什么动作。

但是市里可就不一样了,任谁都想在这件事上分一杯羹。

这也就导致王文铎必须把河阴弄成铁板一块,不然那“摘桃子”这样的事情岂不是落到了自己头上?

而且,一旦老张在市里站稳脚跟,把邱方国存在痕迹慢慢抹除,一把手的权力过渡结束,趋于稳定,那王文铎势必是要在河阴和老张打擂台的。

这个时候不拿稳河阴,到时候老张一句话,可能就会让稍有裂痕的河阴再次陷入几方争斗之中。

再加上封老和老徐明确表示不会参与安市这边的事情。

这样一来,王文铎的处境将会极为艰难。

一周时间悄然而逝。

原本制定的讨论河阴干部任命的常委会居然推迟举行,时间待定。

老张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没有百分百把握的情况下,老张也不敢贸然动手。

身为安市一把手,老张有权力决定常委会什么时候召开,什么时候取消。

也有权力决定常委会讨论什么议题,押后什么议题。

也正是因为具有操控决策机构如何决策的权力,才让一把手的权力拥有不可撼动性!

不得不说,老张适应新角色的速度很快,短时间内就掌握了拿捏常委们的窍门。

...

6月16日,蒋佐正在王文铎的办公室中拿着规划图和王文铎探讨着如何将试验田的效用提升到最大化。

新任的政府办副主任万志敲门走了进来。

万志是杨云天临上任前给王文铎推荐的人选,负责专门对接王文铎。

据万志所说,他刚到政府办的时候,就一直在杨云天手底下干活儿,私下里万志更是称呼杨云天为“师父”。

而万志今年不过28岁,和王文铎年龄大差不差。

万志青出于蓝胜于蓝,继承了杨云天眼明手快知进退的特点,甚至比起杨云天还多了一些年轻人的朝气,王文铎用了几天,发现还不错,也就让他做起了“不是秘书的秘书”。

“大志,怎么啦?慌慌张张的!”

王文铎看着神色慌张的万志,眉头轻皱,但却没有什么责怪的神色。

“我这副主任哪里都好,就是不够稳重!”

王文铎笑着和蒋佐解释一句。

蒋佐摆摆手:

“王县,你需要的就不是稳重,而是灵气!”

“我看大志就很灵气!”

蒋佐几乎天天和王文铎“厮混”,与万志的关系也十分熟络。

王文铎抬头看向万志:

“说啊!”

万志咽了口唾沫,脸上还带着几分慌张:

“领,领导,信访局那边来了好多人,把大门都给堵了!”

王文铎闻言眉头皱得深了几分。

信访这边,王文铎并不是主要负责人。

只是有时候会去那里值班,调解一些矛盾。

他的主要工作还是放在河阴的经济建设上。

现在万志因为信访问题来找他,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但王文铎知道万志不是不了解工作流程的人,现在他找过来,那上访的事情肯定与自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