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精准地打在舞台中央。乐泽豪站在光柱里,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决赛首秀。他选择的是一首抒情慢歌,情感真挚。他的嗓音平稳,气息控制的也不错。然而,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未能激起期待中的汹涌波澜。
他的演绎过于中规中矩,缺乏那种直击灵魂的爆发力或细腻入微的戏剧张力。歌曲在平铺直叙中走向尾声,掌声礼貌性地响起,却更像是出于对第一位登场者的尊重,而非发自内心的震撼。
导播适时切到乐评人席,几位资深乐评人交换着眼神,微微摇头,发表了相似的评语:“稳定,但缺乏惊喜”、“安全牌,无功无过”。直播间的弹幕也印证了这一点:
“e…唱得挺好,就是…太平了?”
“决赛第一个上场压力大吧,感觉没放开。”
“听完没啥记忆点,像背景音乐。”
“泽豪加油!后面还有机会!”(粉丝的鼓励显得格外突出)
紧接着,第二位选手楚云河登场了。抱着一把原木色吉他,仿佛自带一种能让喧嚣沉淀的气场。灯光调暗,只留下一束柔和的暖光笼罩着他。他轻轻拨动琴弦,清澈干净的吉他声如同山涧清泉流淌而出,瞬间洗涤了刚才略显沉闷的空气。他带来了一首原创民谣《远山有雾》,曲调轻柔淡雅,像初春时节掠过草尖的微风。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歌词如同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卷,在听众眼前徐徐展开:
远山有雾,近水无痕,
行囊空空,心事沉沉,
问那归鸟,可识故林,
漂泊的人啊,何处是根…
没有炫技,没有炸裂的编曲,只有简单的吉他伴奏和他低吟浅唱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当人们静下心来,跟随他的歌声进入那个充满乡愁与哲思的世界时,会被其中那份质朴的真诚和淡淡的忧伤所触动。
然而,这份“静”的魅力,在追求感官刺激和竞技张力的决赛舞台上,似乎显得过于“奢侈”了。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掌声比乐泽豪结束时更为真诚和热烈,但也同样缺乏那种足以点燃全场的爆炸性。
直播间弹幕也呈现出两极分化:
“天籁!听得我眼泪都要下来了!”
“这才是真正的音乐!洗涤心灵!”
“太安静了吧…决赛啊大哥!我需要嗨起来!”
“好听是好听,但感觉不够‘决赛’…”
连续两位选手的表演都未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层无形的压力。导播镜头扫过即将登台的卓晨昂,他正站在侧幕条边,看着舞台方向,用力地做了几个深呼吸,双手紧握又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