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发生了。那原本乳白色的粉浆线,一遇沸水,瞬间就变成了半透明的、颤巍巍的条状物。
“熟了!熟了!”王师傅眼疾手快,用长筷子将锅里的粉条捞出,迅速浸入旁边的凉水盆里。
“天爷啊!这白浆糊真的变成面条了!”人群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
钱老蔫挤到最前面,伸出指头戳了戳盆里凉透的粉条,那东西触手冰凉滑腻,韧性十足,怎么扯都扯不断。
“这……这真是土豆做的?”他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几十年的认知都被颠覆了。
第一锅粉条成功出炉,妇人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采,干活的热情空前高涨,作坊里的石磨转得飞快。
到了傍晚,仓库外的空地上,已经挂满了一排排正在晾晒的粉条,在夕阳下像一挂挂晶莹的水晶帘子。
何青云亲自下厨,用新做的粉条犒劳众人。
一盆是酸菜粉条炖肉,粉条吸饱了酸菜的酸爽和五花肉的油香,变得油亮诱人,口感滑溜又不失嚼劲。另一盆是凉拌的,只用了些蒜末、醋和她从超市空间拿出来的辣椒油简单一拌,就成了最开胃的下酒菜。
“好吃!这玩意儿比面条还顶饱!”一个汉子呼噜呼噜地扒拉着碗里的粉条,额头都吃出了汗。
“是啊,滑溜溜的,一不小心就吸进喉咙里了,都不用嚼!”
钱老蔫端着碗,一言不发,一连吃了三大碗,直到肚子撑得滚圆,才放下碗,对着何青云竖起了大拇指。
凌煕也尝了一口,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讶异:“此物性平,不燥不寒,久食不腻,若是能推广开来,倒能改善百姓因只食谷物而导致的体虚之症。”
何平安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走到何青云身边,低声道:“姐,有了这粉条,汉寿县的百姓就再也不用只靠着地吃饭了。”
“这还只是第一步,”何青云望着那些在夜风中轻轻晃动的粉条,目光投向远方,“平安,你明日就写份告示,就说县衙作坊招工,优先招纳妇人和老人,按劳计酬,每日结算。”
她要让这作坊,成为汉寿县的第一个钱袋子,让那些无法下地干重活的妇人老弱,也能靠自己的双手挣到活命钱。
夜深了,作坊的灯火却依旧通明,那是妇人们在连夜赶工,欢声笑语穿过窗棂,飘得很远。
何青云知道,接下来,她该思考如何让这美味的粉条,走出汉寿县,走到更广阔的的天地去,为这片贫瘠的土地,换回真金白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