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病倒(2 / 2)

她突然想到,虞常河与他父亲之间,或许会有私下联系的更加便捷的渠道。

他依稀记得,二叔的亲随似有照料着几只信鸽?

皇帝的圣旨出京,八百里加急往边关赶,哪怕路上没有丝毫耽搁,也要三天多的时间。

这其中的每时每刻,她父亲都处于一无所知的危险当中。

宣睦在梁钰进宫前追上,之后同他一起进宫面圣。

虞瑾察觉那个信使有问题,联系到皇帝最近严查滕氏身边关系网的事,虽然当时并不十分确定那信使是否就与皇帝在查的事情有关,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她还是叫宣睦去奏禀皇帝,阐明自己的推测。

皇帝派梁钰跟随他二人一同出京,也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是以并未声张。

宣睦追上,又最大限度将消息捂住,没有外泄。

当日下午,皇帝就颁布旨意,命特使快马加鞭送往边关各地,责令守将们严查军纪,莫要因为京中近来的动荡而动摇军心。

京城这阵子确实风波不断,这道圣旨并不突兀,甚至很应景。

宣睦回到府中。

虞瑾这边则是突发奇想,要在大婚之前带宣睦先回虞家在冀州的老家祭拜祖先,并且给宣睦的名字正式写上虞家族谱。

“这离着大婚也没剩几天了,忙忙乱乱的,你们非要这时候回去?”华氏送他们出门时,还在喋喋不休数落。

边说,边给虞瑾理了理幕篱。

虞瑾笑道:“我们来回赶路不耽搁的话,十天左右就能一个来回,误不了大婚的吉日。而且,大婚的相关事宜,我们既不懂,也帮不上忙,在家里还添乱,二婶您就多受累吧。”

倒不是虞瑾自己不能打理,而是家里又不是没有长辈在,怎么都不能叫未出阁的姑娘自己张罗婚事。

华氏平时再是躲懒不爱管事,这点分寸还是晓得的。

“什么话都叫你说了。”华氏自知拗不过虞瑾,又再三叮嘱宣睦,“路上仔细照料她,我们瑾姐儿也是家里娇养长大的姑娘,没吃过什么苦。”

虞瑾上回带着陶翩然远行千里,都独当一面,潇洒杀回来了。

华氏都不好意思过分说别的,只该敲打宣睦的还是要敲打。

“是。”宣睦则是态度良好,无有不应,“我会照顾好她,二婶放心。”

因为是要回老家,给族中亲戚带了一些礼物,两人就乘坐的马车,带着几大车东西,浩浩荡荡出行。

华氏站在大门口,翘首相送。

一直到车队拐过街角,没了踪影,这才捏着帕子转身进门。

边走,边跟任娘子唠叨:“瑾儿这丫头,起先只是性子要强了些,行事上多少还是顾及着闺秀体面的,我怎么瞧着,自从和宣家这个看对眼,她反而越发任性起来,想一出是一出,都没半点顾忌的。”

“奴婢瞧着未来姑爷是个心思开阔透彻的,夫人您也别操心了。”任娘子亦是嘴角含笑,“只要姑爷和大小姐一条心,便是大小姐行事略出格一些,也无伤大雅。”

这么一说,华氏都骄傲起来:“那是。我就说咱们瑾姐儿有本事,挑女婿的眼光也好得很。侄女婿年轻有为,性格也好,还没有家世拖累,这可真是一门再好不过的婚事。”

回头等虞瑾成亲了,连亲家都不必应付,简直美滋滋。

“说到底还是咱们大小姐有手段,咱们那位未来姑爷,在外头……性子也没那么好。”任娘子见她心情好,也忍不住调侃。

华氏:……

对于宣睦的“恶名”她也多有耳闻。

尤其翻脸无情,英国公府那一家子痛打落水狗时,跟个六亲不认的讨债鬼似的。

华氏虽未亲见,但是在宣睦成为自家姑爷之前,她又不是没见过,那确实叫人望而生畏,整一个煞神模样。

想到方才宣睦态度谦和听自己教训的模样,华氏冷不丁打了个哆嗦。

主仆说说笑笑,又继续忙活。

这几日,就要将请帖准备好,送出去。

另外,虞瑾这婚事又要大办,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华氏忙得脚不沾地,连带给家里几个姑娘都各自安排了些力所能及的营生,主打一个全家总动员,谁都别闲着。

却就在这忙忙碌碌的节骨眼上……

只在虞瑾离京的次日,华家的管事就登门求见,说是华老夫人病倒,请华氏回去一趟。

? ?一更。

? 宣帅:真不容易,折腾了三百多章,我这个男主终于要有正经名分了。

? 二婶:关门,放阿瑾!绝对不能叫这个好不容易钓到的侄女婿跑了!

? 双方都觉得这门婚事是自己赚了,嗯,这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