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方士欺天 > 第306章 大风將起

第306章 大风將起(2 / 2)

至於卫国和宋国,更是被这场杀戮嚇住了,接连派来使者,想要和齐良接洽。

不过都被齐良挡在门外,连面都没见一次。

只是让两国使者带话回去。

自称乾国无意对外发动战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三国休战止戈,与民休息,才是正途。

又因为十二祖神在战场上的大发神威,现在乾国之內,对十二祖神的信仰供奉,越发狂热,產生的香火愿力远超想像。

整个乾国,在拥有大量外来百姓之后,终於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三国之间,卫国最是外强中乾,失去强势军力,在东线战场更是被斩军士二十万,已经无力再对外发动任何战爭,只能苟延残喘。

宋国在失去十万大军后,国力依然最强,隨时都能掀起更大规模的战爭。

而乾国拥有顶尖战力,但是底蕴最弱,人口最少,培养大军还需要时间,但因为祖神庇护,所以另外两国不敢再隨意出战。

齐良也深刻理解这一点,所以没有再大动干戈,坚持休养生息战略,等到乾国底蕴上来,再发动对卫国的灭国战爭。

距离上次十二祖神齐齐降临,又过去了数月之久,虽然期间再无祖神降临,但齐良依然坚持不懈每月都会在宜县主持祭祀,隨后再赶回平谷关,以防宋卫两国再次大军来犯。

密室之內,

齐良感受到房间內的气息变化,顿时心头一跳,立刻起身,恭敬跪在玉盒前,“拜见祖神!”

一道玉白色身影披著朦朧白光,走出玉盒,低头看向脚下的齐良,“这段时间,你做的不错。”

听到祖神的夸奖,齐良身子激动的微微颤抖,“一切都是祖神庇护乾国,卑下不敢贪功。”

李砚知看著齐良,“有功必赏,有错必罚,赏罚分明,吾不会忽视你的功劳。”

他隨手一点,將更高深的《御阵》方术秘纹,传授给齐良。

得到赏赐的齐良,激动万分,以头触地,“多谢祖神恩赐!”

“接下来,还需要你办一件事。”齐良脑海中响起隆隆天音。

他立刻应道,“请祖神吩咐!”

“完善封禪之礼,並在乾国儘快完成一次封禪!”李砚知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齐良听到封禪,心头剧震,虽然他知道现在应该立刻答应下来,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敢问祖神,封禪可需要人牲”

“不用。”

“是,卑下明白了!”齐良恭敬行礼。

待祖神回到玉盒之中,齐良小心翼翼起身,然后迅速走出密室,来到书房,在书架中来回翻找。

“祖神为何突然要进行封禪难道是因为那些外神”

他摇了摇头,没有在这个上面多想。

这是祖神的神諭,遵照做就是了。

齐良將所有和封禪相关的卷宗找出来,开始逐字逐句研究。

他准备先將封禪了解完毕,再根据祖神的要求做出修改。

不多时,俊美书童端著茶具前来,当他看到齐良手中捧著的书卷后,娇顏瞬间惨白。

“公,公子——”

“嗯”齐良没抬头,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卷宗上。

“公子怎么会突然开始研究这种神明大祭了”俊美书童跪坐在齐良身旁,言语间稍显颤抖,

“难道说,公子想要再开封禪”

“嗯。”齐良暂时放下书卷,轻轻点头。

俊美书童身子一软,直接靠在齐良身上,娇软柔嫩的身体忍不住颤抖,“公子,神明封禪,那可是要用上万,甚至数十万人牲做祭品。”

“大乾恐怕难以承受如此多的人牲——-真要杀,保不齐大乾就要分崩离析了。”

他常年陪伴公子读书,自然知道封禪是什么。

这对於神明而言,都算是一场大祭!

人牲数量难以计数,在神明活跃的年代,经常有屠国之事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封禪!

公子要再开封禪!

现在的大乾,哪里经得起这般折腾

一想到会有上十万人成为人牲祭品,俊美书童心中顿时涌上恐惧战慄之意。

齐良伸手轻抚俊美书童的柔顺长发,“放心,祖神交待了不用人牲。”

俊美书童闻言,顿时美眸微睁,抬起头看向齐良,“公子没有骗我”

“我骗你作甚”齐良笑著点了点俊美书童娇嫩的鼻尖,“你为我研墨,我要整理一份封禪仪程。”

俊美书童撑起柔弱如扶柳的身子,伸出纤细玉指,捏起龙涎墨,在砚台上添了些山泉水,轻轻研磨起来。

有乾国作为测试之地,

李砚知心中的紧迫感,方才有些鬆缓。

他同样也整理了一些封禪仪程,但还需要经过乾国的尝试,才能拿出来用。

“即即...”

房间门被扣响,李砚知起身开门,见到门口之人,立刻躬身行礼,“老师。”

徐祖走进房间,拍了拍李砚知的肩膀,“咱们师徒之间,用不著这么客套。”

他隨意找了张椅子坐下,“圣旨你应该已经拿到了,泰山封禪全权交由你负责,可有把握”

李砚知犹豫片刻,“弟子会尽力,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徐祖有些异,“你確定封禪兹事体大,可不能有半点差错,如果遇到什么事,一定要及时和为师说。”

“老师放心,弟子心中有数。”李砚知点了点头。

徐祖捻了捻鬍鬚,“始皇帝决定泰山封禪,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可他一旦决定的事,谁也阻止不了。”

“泰山封禪之事,很快就会紧锣密鼓安排起来,你这边也得加快速度,儘快確定仪程,免得夜长梦多。”

李砚知頜首,“弟子明白。”

徐祖缓缓起身,准备离开,临走前,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道,

“泰山封禪事关重大,而且还牵扯到旧神时代的无数惨案,所以你二师兄並不同意这件事。”

“他这个人你也知道,公心重於私心,你別放在心上,等泰山封禪结束,他会理解的

李砚知微微一愣,隨后笑道,“老师放心,二师兄的性格我还是了解的,这种事弟子不会在意。”

徐祖拍了拍李砚知的肩膀,欣慰地走了。

李砚知重新回到桌案,提笔蘸墨,“泰山封禪仪程—”

“择定吉日斋戒沐浴修筑祭坛仪道—备礼器祭品”

“祭坛和仪道要率先开始筹备了。”

他將每一个步骤都在脑子里推敲一遍,而后抽出一张新纸,在上面写道,

“泰山之巔筑五色祭坛,从山脚至山顶筑仪道—”

末了,他又在纸张最后加了三个字,“需儘快!”

因为他的一页纸,大夏这座巨大的国家机器,开始轰隆隆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