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对峙
太阳升起来了, 薄雾渐渐散去,呈现在方维面前的,是数十间已成废墟的宫殿。石板上洼着黑色的水, 散落着混乱中踩掉的鞋子和衣物。
一夜未眠的宫人和内官们衣衫不整, 或站或立,三三两两地凑在墙根下,眼神茫然地望着他。
陈镇和黄淮一前一后走了过来, 方维上前叩头:“老祖宗,督公, 这些人还没有吃饭, 是不是将早饭备下?”
陈镇脸色阴沉, 眼睛里也都是血丝,只瞥了他们一眼,就转过脸去吩咐:“弄些汤面来,别叫饿着肚子。”
妃嫔们的宫室内,传来了断断续续的哭声。黄淮摇摇头, 对着方维道:“你安排两个人去劝一劝,这边哭着,那边皇后娘娘一准听得见, 成什么样子, 也叫娘娘忧心。”
方维点头答应了,叫了两个属下过来, 低声嘱咐:“你带着咱们神宫监的几十个人烧点热水, 弄好了端过来, 伺候主子娘娘们洗脸梳头。别的话一句不准说, 她们问什么,只答不知道。”
属下答应着去了。方维站在廊下, 只望着药房的方向出神。
天光到了辰时,蒋济仁提着一个食盒回来了。他脸上没有表情,越过众人,走进室内。杨安顺过来将食盒打开,里面是一碗泛着香气的褐色汤药。
蒋院使点点头,自己端过碗来,吹了吹。蒋济仁将皇帝扶起来,蒋院使将汤药用勺子一点一点喂了下去。皇帝并无反应,脸色愈加灰败。
方皇后站了起来,立在床头看了一会,又返身去坐下,开口问道:“汤药何时能起效?”
蒋院使答道:“回皇后娘娘的话,此药发作较慢,少则半天,多则一天一夜。”
皇后脸色惨白,霍然起身道:“蒋院使,你……”
蒋院使恭敬地答道:“娘娘,圣上呼吸虽细微,但趋于平缓。给药能服下,便是有生机。如今只能等这些活血之药在体内化开。”
方皇后坐了一夜,已是疲惫不堪,见此情形,也是又气又恼,手哆嗦着,却说不出来话,转头又叫王有庆:“吩咐下去,那两个杀千刀的贱婢反贼,找到了没有?”
王有庆出了门,低声对陆耀说了几句。陆耀道:“请回禀娘娘,我的手下带人围捕,亲眼见到那两个反贼到了沙河边上,投水自尽了。我叫人在下游尽力打捞去了,务须找到尸首。”
方维听见了,心头一阵发凉,转头见王有庆也是脸色惨变,呆在原地,连忙上前道:“有庆,你喝一碗面汤。”
王有庆站到一边,手端着汤碗,不住发抖。
陈镇盯着他看了一会,问道:“杨安顺,圣上万金贵体,可有好转?”
王有庆一下子跪下去:“回老祖宗的话,圣上……尚算平稳。”
陈镇嗯了一声,摆摆手道:“下去吧。”
王有庆定了定神,将面汤一口饮尽了,又回到屋里。
蒋院使站在床边,盯着皇帝喉头的黑色淤痕,铁青着脸一言不发。蒋济仁将手放在他胳膊上,只觉得一片凉意,他轻轻叫了一声:“父亲。”
蒋院使回头望着他,眼窝深陷,眼睛里布满了红丝。一瞬间,他觉得父亲像是苍老了十岁,背也弯下去了,双鬓的银丝格外显眼。蒋院使苦笑着拍了拍他的手,温言道:“孩子,再等等看吧,吾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他们沉默地等待着。时间被拉的很长,每一刻都在煎熬。太阳从东边转向南边,又向西边慢慢落下去。阳光酷烈地照着地面,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最后一丝落日余晖在天边消失,地上还是泛着热气。方维吩咐道:“掌灯。”
灯烛被依次点燃,宫殿内外,安静得像是一片孤岛。忽然有小内官疾步走近,在陈镇面前双膝跪倒,手上高举着一张大红烫金的拜帖:“太子府詹事王铎在南门外,求见皇后娘娘。”
众人皆是心中一惊,陈镇瞥了一眼拜帖,伸手接过来:“王铎,他来干什么?”
他信手翻了翻,看到后面,却不断点头,之后将拜帖拿在手中,朗声道:“请皇后娘娘亲阅。”
门开了,王有庆走了出来,叫道:“皇后娘娘请陈公公、黄公公、陆指挥和方公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