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新府(2 / 2)

正说着,忽然门口有人通报:“老祖宗跟督公回来了,请方少监过去叙话。”

方维连忙整理了仪容,到了陈镇值房。

陈镇跟黄淮坐在上首,他进门跪了下去,“给老祖宗请安,给督公请安。”

陈镇挥挥手叫他起来,淡淡地道了句辛苦。方维道:“小人职责所在,不敢叫辛苦。”

陈镇点点头道:“方少监,这赈灾的差事办的不错。圣上说下个月去祭拜皇陵,乾清宫那边已经有安排。我想着你要忙成亲的事,就不必随侍了。”

方维躬身道:“小人多谢老祖宗体恤,铭感五内。届时若是赶得及,请赏光到寒舍喝一杯喜酒。”

陈镇笑道:“那是自然。小辈们有喜事,我们也好沾一沾喜气。”

又客气了两句,方维见他端起茶杯,有送客之意,便恭恭敬敬地告退。

他又处理了几件公事,就出了宫,到了采芝堂的后门。杨安顺将他带到后院一个小房间,笑道:“大掌柜让安排的,说专门给您用。”

方维见这房间虽小,却整洁雅静,里头摆了一张小几,放着几本书,又有一只哥窑花尊,插着几支石榴花。

他笑道:“难为你们费心思。”

杨安顺道:“方大哥,你时时过来,总不能没地方坐。”

方维在椅子上坐了,又问:“你的腿……”

杨安顺道:“腿没什么大碍,也不会成瘸子,你放心。”又撩开裤子给他看,留了一处很深的紫黑色伤疤。

方维笑道:“年轻真好。”又挑了本书在手里:“我去前头也很不方便,虽说街坊邻居都知道,到底不好。”

杨安顺叹了口气,“你能让东家接着开这个铺子,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

方维笑道:“她少看点病人,我也感激不尽。实不相瞒,这趟她去了昌平,到底身体耗得有些虚。蒋大夫给瞧过,说只能好生养着,也没什么别的办法。我想着种地还讲求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如就商量一下,以后不值夜了,太阳落山就收工,你们也有个清净,各回各家。”

杨安顺点点头:“我看很好。我就告诉大掌柜,让她劝说就有用,我说了没什么用。”

方维忍不住笑了,站起身来正色道:“安顺,经此一役,你也救了我们的命。你若是真心拿我们当亲人待,听我一句劝,在这周围买个宅子吧。别住在店里了,好歹是二掌柜。钱不够,跟我们借些,过两年再还也无妨。有了住处,再寻一门好亲事,知冷知热的多好。”

杨安顺瞪大了眼睛,过了一阵才摇摇头:“多谢你们的好意,只是我……我不想借你们的钱,我想自己挣。工钱涨了,又有分红,我再攒个四五年,大概就够了。”

方维恨铁不成钢地摇摇头。卢玉贞走了过来,问道:“说什么呢?”

杨安顺咳了一声,笑道:“没什么,方大哥等了你一阵子,你们快走吧。”

他们俩走到大街上,人流如织。卢玉贞瞧着左右的铺子,指着笑道:“我这两天看什么都想吃。怕是成了亲,很快就变成水桶一样。”

方维道:“我也是。中官本来到了中年,九成都要发胖。我怕也控不住嘴,变成白白胖胖的一团肉。正好谁也别嫌弃谁。”

路过点心西施的店面,他们默契地对视一眼,都舍不得走,最后还是笑微微地进去了。

吃了一顿点心,他们心满意足地往新宅子走。到了门前,见四扇大门都新刷了黑漆,贴着五彩门神画。方维笑道:“我嫌朱漆大门太显眼了,就选的黑色。上头也没挂牌匾。”

卢玉贞道:“我也觉得黑漆好一些。”

她打量了一下,楞住了:“没有锁吗?”

方维笑道:“以后就不用锁了。”

他提起铁门环,重重地敲了三下。门从里头慢悠悠地开了,一队穿着灰色外袍,腰系绿色搭膊的小火者站在两边,齐齐跪下道:“拜见少监,拜见夫人。”

她吃了一惊,正要迈进门的腿就停住了,不知所措地看向方维。方维笑了一笑,拉着她的手走进来,摆手道:“都起来吧。”

她小声道:“这是……”

方维笑道:“宫里拨到咱们府上伺候的,我还少要了些,一共十五名。还有几位,你见过的,都是熟人。”

她愕然地擡头看,胡大嫂正领着女儿快步过来,声音洪亮地传到她耳朵里:“方少监把我家掌柜的调到这里做掌家了,我跟水洼也就跟着过来了。”

他笑道:“本想再买几个丫头,想着让你自己挑。胡大嫂他们家是旧识,又能干的很,你说合适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