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决心(2 / 2)

方维见他改了称呼,笑道:“我也不过是办事的奴才罢了。不必在乎这个,原来怎样还怎样。”

他回到屋里,思前想后,叫人备了文房四宝。他将一路的受灾情形细述了一遍,又加上工地生变的前因后果。他斟酌着语句,不一会将书信写成,封了口,叫锦衣卫的人速报给黄淮,又单独写了一封赈灾的奏折,叫人送到司礼监去。

他忙完了这些,已是快二更天。刚收拾了纸笔,打开门见有个提篮在里头,拿布盖着,里面放着几张烙饼。他赶紧提着到山神庙那边去。

庙外面点了几盏灯,杨安顺指挥着人在麦场后面的角落里忙碌着,挖了个深深的土坑。方维见是有两个重病的工匠没了,只能草草埋葬在坑里。轻伤的工匠们站在坑边上,一人一锹地向里头埋着土,都是默默不言。

他进了正殿,正中有座金甲山神像,旁边塑着两个判官。一盏灯摆在供桌上,光线暗淡,卢玉贞跪在神像前头的蒲团上,双掌合十,闭着眼睛喃喃自语。

她听见他的脚步声了,就回过身来,凄然地望着他。他也上前跪在她身边,虔诚地拜了几拜。

她起身出去,在庙门口定定地站着看了一会,又慢慢地向庙后身的山上走去。方维离着三五步,跟在她后面。走了几十步台阶,她寻了个石头坐下了,方维就坐在她身边,小声道:“不是你的错,没人会怪你的。”

她点点头,忽然向后倒了一下,整个人靠在他肩膀上,叹了口气道:“我知道。”

方维拍拍她的背,他们居高临下看得清楚,远远望着工匠们在坟上培着土,方维又道:“你别往心里去,已经尽力了。忙了一整天。”又将烙饼拿了出来,递给她:“吃一点吧,别饿坏了。”

她接过来嚼了几口,忽然坐直了,自己扭到一边:“在里头呆了一天,我身上怕是沾了臭味,鼻子都闻不见了。”

他伸手扳过她的脸来,亲了一口,笑道:“我怎么没闻见。就算有,正好我也没带香粉什么的出门,怕是也有味道。咱俩臭味相投,谁也别嫌弃谁。”

她也是饿了,捧着饼子一阵狼吞虎咽。方维道:“也别吃得太快,你看看星星。”

没有月亮,满天的星星都出来了,低低地挂在夜幕里。四周寂寂无人,只有山坡下潺潺的水流声,一切是那样安详,仿佛灾祸已经是上辈子的事。她躺在他膝盖上,伸出手来,“好像伸手能碰到似的。这么近。”

他笑道:“你要摘下来么。”

她摇摇头:“咱俩都是凡人,怎么做得到呢。”

他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发,“你看,你也知道咱们是凡人,凡人都是要生老病死的,病重了就治不好了。做大夫的,也不是神仙。”

正说着,忽然看见河边星星点点地亮起光来。她吓了一跳,连忙坐直了,两个人聚精会神地看了一会儿,才看出那都是烧纸的火光,沿着河流弯弯曲曲地闪烁着,伴着若有若无的哭声。

方维肃然地看着,小声说道:“我知道了,大概是家人再也找不到了,只好到河边来烧些纸,好让他们安心上路。”

她叹口气:“人间怎么这么苦呢。那些工匠,一辈子辛辛苦苦做活,就这样没了,家里老小怎么办。还有那些洪水冲走的人,连个坟也没有。”

方维点点头,将手放在膝盖上,郑重地说道:“玉贞,你要打起精神来。我这几日思前想后,十分不安。原本再过半个月,就是麦收时节,新粮就能下了。忽然一场大水,将麦子泡在水里,没几天就会发芽,再也吃不得。我怕今年京城会闹一场极大的饥荒。”

她打了个寒噤,眼睛定定地看着他。“我记得,那时候树皮草根都啃光了,什么都要在嘴里嚼着。有吃观音土的,肚子涨的那么大……我们从江西逃出来,一路都看见死人……”

她忽然说不下去了,他心里明白,就抱着她柔声道:“别怕。我也经历过。若不是没饭吃,我也进不了宫。卖儿卖女的惨事,我懂。”

她嗯了一声,“大人,咱们想想法子,能救一个是一个。你要我做什么,我都会拼命的。”

方维看着河边的星火,咬着牙道:“我不会叫你拼命。你在我身边,我的心就定了。只是……天灾多是人祸。只怕有人要借着这场大水作怪,发一场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