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新篇
卢玉贞和蒋济仁坐在采芝堂一楼的桌子边, 默默相对。
蒋济仁见她有些坐立不安,便开口安慰道:“玉贞,你只管放心, 你师娘去谈价钱, 一定行的。”
卢玉贞也笑了,脸色和缓了些,“师父, 我不是怕这个。”她提起吊子给他倒了盏茶,关切地问道:“咱们这里斜对过就是回春堂, 我是怕您心里……”
蒋济仁向外看了一下, 勉强笑了笑, 摇头道:“回春堂如今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了。能有个医馆让我坐堂行医,我就感激不尽。也是多亏你和惟时兄的鼎力相助。”
她听了这话,越发不好意思起来,“这些事,都是方大人一力主张的, 也是他指点我如何操办。”
蒋济仁叹了口气:“惟时兄论学问人品都是上佳的,可惜……”看了看卢玉贞,便没有说出口。
她也心中雪亮, 微笑道:“我也觉得他好得很。”又问道:“师父, 您觉得这店名要不要改一下,改成仁心堂, 普济堂什么的?咱们换个招牌。”
蒋济仁笑道:“我倒是觉得采芝堂就很好, 留瀛洲而采芝兮, 聊且以乎长生。咱们治病救人, 长生不是最好吗,病人看了也喜庆的很。”又自觉说的多了, 微笑道:“你是东家,你说了算。”
她低着头道:“您管我叫东家,我哪里敢应呢。”
蒋济仁笑道:“咱们两个,各论各的。谈这些事,你是东家便是你做主,医术上的事,你该叫师父就得叫,不妨碍的。”又从窗户里看了一眼回春堂,见门口熙熙攘攘,几个伙计在人堆里热情兜售,心头一阵火直冲上来,铁青着脸道:“真想把那什么葆春丹一把火烧了。”
卢玉贞吓了一跳,“使不得,师父,放火是不成的。再说了,那可是您自己家里的买卖。”
蒋济仁道:“我不敢说自己是蒋家的人了,可是我身为大夫,也不能坐视不理。况且正是为了蒋家的名声,才不能留着这些脏东西,祸害百年的基业。”
卢玉贞见他态度果决,又低声道:“我其实这几天也在想这事。我记得之前陆指挥说他吃了些丹药,便是热性的,脉象细弱沉迟,舌苔发红。我在神门、内关两处用针,还是有些效用。只是按您说的,这阿芙蓉药性烈得很,我便没有见识过了。”
蒋济仁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点点头:“总得想个法子治一治,用针用药也都使得,只是用针需要大夫来弄,用药便方便的多。我这几日苦思冥想着,看有没有什么断瘾的方子。”
他们正说着,牙人沿着楼梯疾步下来了,向卢玉贞做了个手势,笑道:“请新东家楼上坐。”
她就知道谈得成了,心上一阵狂跳。蒋济仁笑道:“还不快去。”
牙人又笑着低声道:“楼上那位娘子本事了得,我做了这十几年,各路人等也见得多了,这样厉害的砍价高手也是罕见。房契地契带铺子,全套下来,不过二百二十两。这个价钱,便是走遍北京城也难找了。”
卢玉贞笑道:“也是你从中花了大力气。”又对蒋济仁道:“师父,咱们一块上去吧。”
他们走上楼去,楼上设着桌椅板凳,坐着几位保人。前面坐着药铺的原东家,是个六十来岁的商户,笑眯眯地坐着喝茶。见到蒋济仁,便起来作揖道:“承蒙惠顾。”
牙人笑道:“不是这位小相公,是这位娘子。”
卢玉贞上前福了一福,老商人略有些意外,仔细打量了她两眼,又对着牙人道:“文书都谈妥了,可以盖印了。”
蒋夫人便冲着她微微点头。
牙人请双方对面坐了,将文书一式几份,又让双方看过,卢玉贞便从袖子里取出私印,在白瓷印泥盒里饱饱地蘸了大红的印泥,用尽力气盖了下去。
牙人低声提醒道:“新东家,心里再欢喜也不必这样用力,印油干得慢。”
她就笑了,手上也放松了些。老商人取出一大盘钥匙,向她一一交代清楚,便和保人下楼去了。
牙人眉眼间都透出喜色,躬身道:“新东家,明日我带您去顺天府署盖上官印,交过契税,便是正式结清过户了。”
卢玉贞点点头,又掏出一封赏钱,递给牙人道:“你这几日也辛苦了。”
牙人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渐渐笑得开了,拱手道:“谢东家的赏,小人挣得就是个跑路钱,可不敢道辛苦。日后东家发了财,要另起分铺,也请来帮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