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 章
皇帝的回归也代表沈泉悠闲的日子暂时告一段落, 曹大人给他指了一位从五品的林学士作为他的教习,这为教习是上上一届的庶吉士,是个大约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一身文气, 五官端正,白面无须。
林学士已经在翰林院呆了快五年了, 对翰林院的各项工作都很熟悉, 对待沈泉这个新科状元又是未来郡马和别人并无太大不同,只是更亲切些。
林学士很亲切的询问沈泉,“涌之,你擅长什么?”
沈泉及冠之后便有了字, 熟悉的亲友便会以字称呼,林学士这是表示亲近的意思。
沈泉思量了一下, 道, “学生对算学、工学方面好一些。”
林学士点点头,“如此,那先和我们一起整理这几年的皇家文牒,等忙完了之后再安排具体的差事。”
翰林院要负责皇家所有的祝文、册宝文(册立、册封后妃)、册诰文(册封王公)、碑文、谕祭文的撰写。此外, 还要纂修实录、圣训、本纪、玉牒及其他书史等, 这些事情都是很琐碎的事情, 重要在于细心仔细, 光是校对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
唯一让沈泉比较开心的就是,在这一大堆的文件中他看到了有关安安的那些文书, 册封她为安平郡主的册封,还有她的皇家玉蝶, 后来还发现了皇帝给他们两人赐婚的圣谕。
翰林院中人口众多,他也没好意思一直拿着看, 只是瞄了几眼而已,其他人倒是有拿此说笑恭喜了他几次,见沈泉并无骄傲之色,大家也就不再提起。
沈泉当了几天的差,对翰林院这边的工作也渐渐熟悉了,每日卯时五点多到衙署报道,然后听长官分配任务,跟着同僚们一起做事,中午有一个时辰的午休时间,可以与相熟的同僚在翰林院附近的饭馆吃饭,下午申正四点下值,这日子简单而又规律。
沈茂和林璟最开始的时候对翰林院的工作充满了愿景,最喜欢追问沈泉有没有什么新鲜事情,后面都已经懒得问了,这当了官也和他们做学子没什么两样。
等到今年其他的庶吉士们陆续回来销假,翰林院才稍微热闹了些,大家都是新人,有共同话题一点,沈泉和林希礼虽然不在一个地方办公,但休息的时候偶尔也能碰到,会聊一会天。
林希礼年纪大一些,擅长交际,所以和很多同年关系都不错,托他的福,沈泉也参加了好几次同年的聚会。
大家轮流做东,这次轮到沈泉,大家也都赏脸,今年在翰林院的同期都来了,连一直比较高冷的柳程也到了。
下午还要当值,众人便以茶代酒,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现在处于一个打杂阶段,什么事情都要做,有些庶吉士甚至被长官和前辈指挥得团团转,他们前三甲因为有正式的官职编制,比其他人还稍微好些。
二甲的一位庶吉士忍不住抱怨道,“还是你们一甲好啊,现在就有了正式官职,不像我虽然是庶吉士,可却像个打杂的,谁都能吩咐我,什么事都要做,还没俸禄,唉,早知道就求个缺了,不考庶吉士了。”
“我们也是一样,你们做的我们也做,这几天我们也是帮着大人们翻找抄写文书,做的也是打杂的事情。”林希礼宽慰道,“再说,在座的各位谁能靠这点俸禄在京城过日子,还不都是家里支持,沈兄,柳兄,你们说是吧?”
沈泉和柳程也都点头,“确是如此。”
这些庶吉士们才稍微好受些,反正只要大家都苦,那就不算苦了。
“只能熬过三年了——”
沈泉听得大家说话,牢记梁祭酒的教导,不要在后面吐槽抱怨,要谨言慎行,对此并不发表什么言论。
大家抱怨了一通工作上的事情,不知是谁忽然提起一位庶吉士与一位官员的嫡女定了亲的事情,大家都端了茶恭喜他。
今年的新科进士从公布皇榜之后就成为了京中的香饽饽,还没成亲的少年进士也有成了京中官员的乘龙快婿的,这位庶吉士刚刚定亲,被人恭喜也只是红了脸颊,羞涩一笑,“都是大人擡爱,小可才有这个福气。”
大小齐登科这等事情怎不让人羡慕,众人又问些什么时候成亲,到时候大家一起去迎亲的话来,气氛顿时一扫刚刚的颓气,变得热闹喧哗。
恭喜完庶吉士,大家调转方向,有几个庶吉士又端了茶来敬沈泉,“说道大小齐登科,沈状元自然当仁不让,咱们也来敬一杯。”
沈泉也被迫闹了一个大红脸,喝了茶比喝了酒还上脸,下定决心,以后少参加这样的聚会,最多和几个性格想合的人走动一二便是。
如此,沈泉在翰林院上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小长假,中秋连着沐休一起,可以休息两天。
自从林安安和沈泉得了赐婚之后,两家四时年节都要互送节礼,如同寻常人家一样,中秋沈泉这边按照礼节送了中秋礼盒,还有几坛从南边带来的好酒,林安安给沈泉送了两盆金桂还有几盒月饼,同时还写了帖子告知沈泉中秋的时候,荣王妃许她出去看灯会。
这也算是荣王妃对林安安和凌媱的小小奖励,这段时间荣王妃越发知道了那几个媳妇子的好处,这一胎养得甚是省心,现在胎稳了,也放几个孩子出去松快松快。
十五那天,荣王全家都要去宫中领宴,太后和皇后带着众女眷祭了月神,再去宫中参加宴会,一直到二更天才散,参加过几年的中秋夜宴了,林安安觉得当真没什么意思,吃的喝的说的都好像套了模子一样,每年都差不多。
唯一让人意外的就是小韩妃并未参加宫宴,据说是病了,但这样的庆典若不是病得起不了身,嫔妃们都会参加,凌媱悄悄和林安安八卦,小韩妃大概率是失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