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焱死后,英王持玉玺登太极殿,昭告天下弑父登基的安焱已死,文武百官担心自己被牵连,纷纷朝英王俯首称臣并跪请英王登基。徐彬、李阶在内的安焱亲信全部下狱待审,安国改换新貌已成定局。
安焱派人将镇国公府太夫人和安国公主等人接回京城,远在青州避难的梁氏众人在镇国公府暗卫的护送下也踏上了回京的路。
梁康本想直接回颖川,但他们一行人快回到京城时,还没登基的英王亲自派遣程熟去将人请到京城。
梁康本欲拒绝,但是想着梁染墨嫁到了镇国公府,他们梁氏同英王也算沾亲带故,不好拂了新帝的面子,最后还是跟梁氏众人回了京城。
梁氏帝师之名闻名天下,家风清正、能人辈出,英王自小就同太子受教于梁康,再加上见识到了梁染墨的本事,英王更加觉得要将这位帝师留住。
梁染墨从周璨那里得知英王的想法后便回了一趟梁府。不管英王做何打算,她还是希望祖父可以依着自己心意,不用因为她而产生顾虑。
梁康的书房。
“祖父,世子说英王殿下三日后祭拜太庙登基称帝,并册封安钰为太子,欲请您继续出任太师一职,教导安钰。”梁染墨直接将来意说了出来。
梁康没有立即回话,而是在思考。
从前他教导安焱多年,可是最终却教出如此心狠手辣的一个人,到底是让他失望极了。
梁染墨也没有说话,她在等梁康考虑。梁康本就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此时若是再费心教导太子,终究是又要踏足朝堂纷扰。
“染染,你觉得祖父该回朝吗?”梁康看向自己的孙女。
梁康回朝,梁氏在京城的权势会更进一步,但相对的,也会再次卷入朝堂纷争。
从前梁九霖去国子监任祭酒、梁九霄去翰林院修史本就是梁康的授意,安焱为帝时,只有不起眼才能保全自身。如今英王登基,安焱的人被清理得七七八八,正急缺人手填补朝堂空缺,他们梁氏若是想要再进一步,当下便是最好的机会。
“祖父,英王为将镇守一方,治下西南安居乐业、百姓夜不闭户,家有余粮,此状正是明君之象,我知祖父一生之志便是教导出一代明君,如今英王已无需教导,下一任君王师若仍旧出自我们梁氏,可保梁氏未来三十年平安无虞。当今梁氏,虽然父亲学时很好,可论资历,没有人能够比祖父更好。”
梁染墨一番分析同梁康心中所想分毫不差,英王起兵一事,他不知道这个天资过人的孙女在其中参与了多少,可有一事,她确实说到了他心里——他梁氏以三代帝师闻名,他自是希望梁氏可以继续以前的荣耀,而且就现在来看,英王确实是一个明主,他们梁氏也不必再同他致仕之后一样明哲保身。
“好。此事我应了。”来年梁康应下了为安越授课一事。
当晚梁染墨用完晚膳后并没有回镇国公府,而是派人回去告诉周璨自己今夜留宿梁府。只是令梁染墨没想到的是,当晚她房里刚熄灯不久,窗户便传来了响动。她以为是跳进府里的小猫,便起身走到窗边打算一探究竟,谁知打开窗户时小猫倒是没看见,倒是看见了一只“大狗”。
“世子半夜翻墙进来的?”梁染墨见周璨没走正门,便猜这人应该是翻墙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