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祈年的改变(2 / 2)

宽敞奢华的包间里,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周祈年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坐在主位旁边,身姿挺拔,面容冷峻。

相较于几个月前那副形销骨立,失魂落魄的模样,他看起来恢复了不少,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下颌线依旧锋利,但那股萦绕不散的憔悴和死气被一种深沉的,近乎冷漠的平静所取代。

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睛,在偶尔垂下眼眸,或是看向窗外时,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与深谙。

周兴国坐在主位,脸上带着难得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正与几位商界老友谈笑风生。

他的目光不时落在身边的儿子身上,眼底是难以掩饰的欣慰和满意。

他之前苦口婆心,甚至威逼利诱了那么久,想让周祈年逐步接手公司事务,这小子都兴趣缺缺,一心扑在他的飞机上。

没想到这段日子,周祈年竟然主动提出要了解公司业务,尤其是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

一开始周兴国还觉得纳闷,但当他看到周祈年翻阅那些医疗投资项目文件时专注的神情,以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某家不起眼小诊所的格外关注时,他瞬间就明白了。

都是为了那个林笙。

也罢,不管是为了什么,只要儿子肯回来,肯把心思放在正事上,他总是乐见的。

“周董,虎父无犬子啊!祈年这才接触公司业务多久,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就已经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刮目相看了!”一位秃顶的李总端着酒杯,满脸堆笑地奉承道。

“是啊是啊,祈年年轻有为,又一表人才,将来必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另一位王总也连忙附和。

周兴国哈哈一笑,拍了拍周祈年的肩膀,语气带着骄傲:“这小子,也就是肯学,以后还要各位多多指点。”

周祈年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客套而疏离的弧度,举杯示意:“李总,王总过奖了,我在生意场上初来乍到,很多地方还要向各位前辈学习。”

他举止得体,谈吐不凡,再加上那张无可挑剔的俊脸和与生俱来的清冷气质,瞬间成为了整个饭局的焦点。

席间几位老总带来的女秘书或助理,目光都若有若无地黏在他身上,脸颊微红,眼神里闪烁着倾慕与春心萌动。

这样的男人,家世显赫,能力出众,相貌更是万里挑一,简直就是行走的芳心收割机。

然而,周祈年对周遭那些爱慕的目光仿佛毫无所觉。

他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与几位老总的交谈上。

当话题被引导到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时,他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沉稳而专注。

“我认为,未来的医疗投资,不应该只盯着大型公立医院或者高精尖的科研项目。”周祈年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说服力。

“社区化,便捷化,人性化的基层医疗服务,或许是下一个蓝海,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民众对身边最后一公里的优质医疗资源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比如,一些定位精准,服务周到,具有特色的私人诊所,它们更贴近社区,能提供更个性化、更持续的健康管理,这恰恰是大型医疗机构难以兼顾的。”

他侃侃而谈,从政策导向谈到市场需求,从技术发展趋势谈到服务模式创新,逻辑清晰,见解独到,引得在座几位老总频频点头。

周兴国看着儿子在众人面前展现出的锋芒与能力,脸上的笑容愈发深刻。

他知道,儿子这番话并非空谈,每一个观点背后,或许都对应着他对那个名为“安笙”的小诊所未来发展的细致考量。

他是在为他心中那个可望不可即的人,编织一个更稳固,更广阔的未来的梦。

饭局在一种看似宾主尽欢的氛围中接近尾声。

周祈年以去洗手间为由,暂时离开了包厢。

走廊里安静了许多,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微微仰起头,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试图驱散胸腔里那股因应酬而积攒的烦闷与空虚。

只有在这种独自一人的片刻,他脸上那层面具才会稍稍卸下,露出底下深藏的疲惫与落寞。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才想起自己已经很久不抽烟了。

因为她说讨厌烟味。

他苦涩地扯了扯嘴角。

看,有些习惯,早已深入骨髓,即使那个人已经不在身边,即使她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他睁开眼,目光无意间扫过走廊尽头,那里空无一人。

他不知道,就在几分钟前,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曾与他只有一门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