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明军一路洗劫了沿途几座城池的府库,此刻粮草充足,全然不虞匮乏,耀州城内,大街上架起几十口大锅,锅中炖煮着各式各样的肉类。
沿途各州八旗子弟的家产尽被抄没,圈养的牛羊不便携带,尽数宰杀随军而行,军中肉食也是非常丰盈。
考虑到明日攻下海州后,百姓需启程返回辽西,一路艰险难测,为振奋军心,郭云龙下令军民同庆,将肉食尽数炖煮犒赏众人。
白面馒头与高粱面饼搭配着各色卤肉,军民大快朵颐,百姓心中愈发坚定了跟随明军回家的信念,士兵们亦是士气如虹,斗志昂扬。
二月二十一日清晨,明军的野战炮营在四轮马车的辅助下,浩浩荡荡地赶到了耀州,随即,明军如同出鞘的利剑,开始向六十里外的海州进发。
不到一个上午,明军主力便已抵达海州城郊,在数万百姓的热心帮助下,炮兵团迅速就位,炮弹和火药等军需物资也全部安全搬运到位。
还未到正午,明军的几十门轻型野战炮便在海州城南门之外严阵以待,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炮弹如密集的雨点般呼啸而出,精准地射向海州城头。
几十颗重达十几斤的铁弹,如雷霆般狠狠砸向城墙和城头,经过军器局精心改良的轻型野战炮,其威力已然超越了弗朗机炮。
几乎与中型红夷大炮不相上下,而重量却轻便数倍,城墙上那看似厚重的冰甲,在铁弹的轰击下瞬间粉碎。
还有不少炮弹在城头上炸开,一些清军士兵来不及躲避,当即被炸得支离破碎,这一次渡海来辽东作战。
明军可谓准备充足,弹药携带极为充裕,还有大量存放在水师的舰船上,因此郭云龙根本没有打算节省弹药。
经过半个时辰的猛烈炮击,海州城的城墙已摇摇欲坠,城头上的清军死伤惨重,明军十支突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如猛虎下山般朝着城墙发起进攻。
突击队员们携带特制炸药包以及撬开城墙的工具,他们肩负着炸开海州城墙的重任,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他们迅速而无声地接近了城墙。
城头的清军仅装备着老旧的虎蹲炮,面对明军猛烈的炮火攻击几乎束手无策,只能蜷缩在城垛之后,祈祷明军的弹药能尽快耗尽。
当突击队到达城墙下方时,明军的炮击恰如其分地停止,清军一探出头,便立即发现了在城墙下有序挖掘的突击队员,于是慌忙向他们射箭。
每支突击队由二十名训练有素的士兵组成,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士兵迅速举起圆盾,抵挡清军射来的箭矢,还有的士兵开始进行反击。
突击队中的掷弹手在清军发现他们之后,果断地将腰间的手榴弹投向城头,随着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炸,一些清军的残肢碎体坠落下来。
清军倚仗着人数众多,迅速如潮水般涌上城头,随即开始投掷石块和倾倒火油。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势,明军也伤亡惨重。
经过半个时辰的激战,原本的十支突击队只剩下五支,但他们总算不负使命,在城墙下成功挖掘出五个大洞,并撞填了炸药包,随着几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海州南城墙轰然坍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