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止血。”
季墨疏微眯着眼睛望着消失在雨幕中的人影,双手不自觉的收紧。
......
元歌几人回了烟雨楼已过子时。
当初在豫西村时,胡老头配的药碗她悄悄藏了几粒,如今翻出来又吃下一丸,这才感觉身体好了些。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元歌易容后,悄悄回了太尉府。
莹莹还在熟睡,小翠守在一旁,见元歌闪身进来,连忙叩拜。
被元歌扶起,只一个眼神,小翠会意,撕下脸上的面皮,是一张和昨日为莹莹送汤药的小丫鬟一模一样的面容。
元歌看着床上熟睡的莹莹,压低了声音说道:
“去大夫人院中瞧瞧,是否有暗门。”
“是,属下遵命。”
话音刚落小翠闪身出去。
晨时刚过,季墨疏外出养伤未愈,回城途中又被刺伤,重伤昏迷的消息传遍京中大街小巷。
小皇帝听到消息后,坐在桌案前玩弄朱砂御笔的手明显一顿:
“现下如何?”
一旁的常公公弓着腰上前,压低了声音说道:
“回皇上话,说是昨夜亥时回城路过石门洞,被不知哪窜出来的刺客刺伤。今早经城门口时,守门的侍卫瞧见吐了血。”
小皇帝扔掉手中的朱砂御笔,赤色的汁液喷溅在大臣递上来的折子上,正巧那页是对摄政王当年监军修建堤坝的赞颂。
小皇帝看着糊做一团的奏折,轻笑一声:
“哼,这人命可真大,怎么都死不了。”
老太监眼中带着慌乱,紧张的低下头。
这一举动被小皇帝看在眼里,斜睨了他一眼,轻哼一声:
“哼,不过是个空架子,还敢对朕指手画脚,让他死还真是便宜他了。常福,代朕去摄政王府,看看他死了没。”
最后三个字咬的极重,让人胆寒。
常公公连连点头应道:
“奴才遵旨。”
常公公带着一株千年人参、两株百年人参、三盒鹿茸、若干海参,带着几个小太监和宫女驾着车出了朝天门。
一路上皱紧的眉头未松开过。
这一年间,摄政王不在京中,小皇帝越发乖张狠厉,跟着高欢不学无术,如今更是耽于美色。
宫中不知死了多少个小宫女,如今又暗地里派人去民间为他找美人。
宫中小太监更是苦不堪言,每日兢兢业业,唯恐一句话出了纰漏,被人拉下去砍了脑袋。
不知摄政王回京后,能否管教一二。若是长此以往,那这太祖皇帝打下的江山,迟早要换了姓氏。
一刻钟后,常公公带着人进了摄政王府。
听说摄政王昏迷未醒,跟着管家和吴嬷嬷进了内室,季墨疏脸色惨白的躺在床上,双眼紧闭。
吴嬷嬷忍不住在一旁落了泪:
“常公公,您也瞧见了,王爷如今还在昏迷中,并非王爷刻意隐瞒不去宫中见圣上,是王爷这样子也无法起身呢?”
吴嬷嬷和常福是宫中的老人,且相识多年。
见吴嬷嬷落泪,连忙开口:
“您别太担心,皇上派老奴来瞧瞧王爷的伤势,还带了几味灵芝,您且好好照顾王爷,老奴回去了。”
临走前,吴嬷嬷塞了袋银子给常福,两人心照不宣的点点头,常福才带着小太监和宫女回宫中。
......
元歌伺候着莹莹梳洗后,高欢带着一众丫鬟仆从来了清风院。
丫鬟仆从鱼贯而入,八仙桌上摆满了精致的早点。
莹莹惨白着脸色,慢慢走到高欢身旁,拉了拉他的衣袖,轻声问道:
“大人何不早些告诉奴家您来,奴好仔细梳妆打扮一番。”
说然忍不住咳喘了几声。
高欢见她这般娇弱的模样,一把将人抱起,那股沁人心脾的香味让他痴迷。
走到床边,盯着莹莹看了许久才轻轻放下。
“若是提前知会你,哪能看到这娇弱的...小花?”
说完宠溺的在莹莹鼻尖刮了刮。
莹莹娇羞的低下头,眼神中带着慌乱,不知这高欢今日为哪般?
昨日还冰冷的态度,今早倒是完全变了样子。
高欢命人将八仙桌抬至床边,摆摆手让众人都下去。
“小翠”回头看了看莹莹,跟着一众仆从走了出去,掩上房门。
莹莹伸手去为高欢盛汤,被高欢拦下:
“你且坐着,我来。”
一碗红枣枸杞粥放在莹莹面前,自顾自的盛了碗皮蛋瘦肉粥。
扭头看着正目不转睛看着他的莹莹:
“今日身子可好些?”
莹莹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轻声回道:
“好多了,大人若是再来几次,这伤便是无药也能愈合了。”
面对莹莹的温柔小意,高欢很是受用,被她这么一说,忍不住牵过莹莹柔弱无骨的纤纤玉手。
“待你痊愈,我纳你为贵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