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2 / 2)

商止听他这不伦不类的称呼,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窝不窝囊无所谓,重要的是这封信传达的意思——皇上是纵容他们在昆州办事儿的,甚至情愿将和蛮部等领地交给王爷。

这已经算是不小的恩典了。

裴元珩心里有底之后,便让商止跟顾槿安商议科考一事。

“我打算在各部落跟昆州一带开设几场科考,选拔官员去管理各部落。另要招揽一批先生,前去部落教当地百姓大楚的文字。日后各部落的所有文书卷宗,都要用大楚的文字,凡是当地为官之人,也得先学会汉化才行。”

裴元珩还觉得总以部落称呼对方不太好,于是话锋一转:“你们俩在商议商议,看看这些部落以什么命名最好,我打算将其整合为州,在各部落另设县城。”

甚至,他还想将原本各个部落的人打散,分散治理,才不至于让一些好战之人再起不该有的念头。这样一大块肥肉,他必须咬紧了才行,等到彻底收服西南一带,到时候不论是裴元玺还是谢家,都给他等死吧。

商止将裴元珩的话记下之后,马不停蹄地跑去安排了。

他有些庆幸这回带上了顾槿安,这家伙办事不比他差,商止跟他共事这几个月来显得格外顺手。

段将军等人还未走,他们才将几个反抗的王室送去京城发落,转头便被裴元珩给惦记上了。十万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裴元珩便跟段将军商议让他们开垦良田。

段将军私下里对此颇有怨言:“我们是大楚的将士,又不是长工。”

谭镇一把搂住他的肩膀:“都是为国办事,何必计较这么多呢?”

段将军:什么为国,分明是为了晋王自己!

陈徊水跟着道:“再说,你们的援军来迟了这么久,我们也没有计较啊。”

段将军眉头一竖:“我那是事出有因。”

陈徊水:“甭管怎么说都是你们迟了,你们若是不迟,王爷便不会为了征兵许诺给他们十亩良田。若是不曾许诺,这会儿也没有这么多的事,说到底还是因为你们来迟了。如今垦荒,也是为了弥补从前的过错,顺带求个心安罢了。你说说,这忙你们应不应该帮?”

段将军说不过他,只能暂缓回京的脚步,留下来领着十万大军苦哈哈地开始垦荒。

十万的士兵一出,垦荒如有神速。

原先昆州参军的男丁也都回来了,此番上战场牺牲的士兵并不多,凡是牺牲的兵,裴元珩都第一时间给与抚恤金,并按约定给各家就近分配了十亩上等良田。

对于平安回来的兵,裴元珩另有别的安排。他在昆州外开垦的田地需要人种,于是裴元珩又叫人贴了一张告示,凡是此次参兵之人,想要留在昆州当地的按约定给与田产;若愿意前往昆州外进行屯田,可给与三十亩上等田,不过相对应的,这些人得入兵户,农闲练兵,农忙种田,所授田产归个人所有,只需每年交上相应的税粮即可。

昆州的林知州敢怒不敢言,出格的事情这位没少干,但是谁让对方是王爷呢,看样子还是很得宠的王爷,他是一点儿都不敢阻止的。

闹吧闹吧,他算是看明白了,经此一事后昆州乃至西南一带都是晋王做主,朝廷想要染指基本是不可能的。他这个昆州知州,只要把嘴闭上当个隐形人就够了,别的都不用做。

此告示一出,不少人都驻足在前,久久不能动弹。

刘岷盘算着家中的情况,自从父亲病逝后家中一无所有,他这回立下战功,可以换取十亩良田;但若是入了兵户可分三十亩上等田,而且这田世世代代都是他们的。他一人参军,全家都能衣食无忧,这倒是个好出路。

也有人在旁议论:“这参军之后会不会经常打仗啊?”

刘岷反问:“如今西南那些异族人都被收拾了,边境安稳,哪有那么多的仗要打?”

“这倒也是。”

刘岷的同村人走了过来,问他怎么想。

他也没瞒着,坦然道:“我想去试试。”

他家中一无所有,所以迁居与否他并不在意,他图的是日后家中衣食无忧,图的是自己和弟弟的将来能有一份保障,他愿意相信言出必行的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