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商量亲事(1 / 2)

第33章 商量亲事

唐大伯被自己二弟蠢得很没面子, 话都不会说,还不如啥也别说呢。

二弟得了这么大的表扬,得工分还有荣誉, 唐大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大伯娘是最嫉妒的, 瞅瞅老二站在前面那副畏畏缩缩的样子,跟鹌鹑被吓破胆儿一样不舒展, 真是丢人。

不就多了三个工分?

有什么了不起?

我闺女要嫁给城里爸爸当大干部的知青, 我儿子要娶城里不要彩礼的知青。

你闺女怕是要疯一辈子呢。

唐大哥和唐大嫂是真心为唐爹一家高兴。

唐文是想着二叔多赚点工分,可以弥补唐圆不能上工的损失, 二叔日子好过点他也内疚轻一点。

唐大嫂想的更多, 二叔二婶能干, 肯定会过好日子的, 他们和二房走近点, 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婆婆和唐武看样子跟二叔家不和了, 以后也没脸凑上去沾光。

那自家就是二叔除了闺女以外最亲的人。

唐奶更高兴。

以前没分家, 老二老实巴交闷头干活儿看不出能耐, 就算唐炳德发现了想提拔他还被大儿子抢了去。

那时候唐奶也没意见,她也觉得大儿子聪明活泛, 更适合当干部, 二儿子老实憨厚,不服众, 当干部也是吃亏。

那时候俩儿子在她跟前,赚了都交给她分配, 谁当干部也都是肉烂自己锅里。

现在不同了。

分家以后二儿子是单独一户,赚了自己拿着。

大儿子家表面还是自己管着, 可实际不管她儿子还是孙子都偏向大儿媳了。

现在她和大伯娘是天然对立面,她的权力要被抢走, 她就不由自主地把天平倾向了二儿子。

二儿子其实不傻,勤奋能干,老天疼憨人,比他大哥还强些。

他大哥就那婆娘都够拖后腿儿的。

她悄悄捡了俩鸡蛋揣着,在路上截着唐爹,一边骄傲地拍打儿子一边往他兜里塞鸡蛋。

唐爹哪可能要?

唐奶低声喝止,“生的,别推来让去的,再弄碎了,拿回去炖鸡蛋羹,你也吃两口。”

唐爹心里暖洋洋的,他早就说老娘对他和大哥一样好,得好好跟媳妇儿和闺女说说。

他看着分家以后越发干巴瘦的老娘,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娘呀,你现在是不是吃不饱呀?”

唐奶没好气道:“瞎说什么呢,你大哥还敢饿着我啊?”

唐爹就想把鸡蛋给她吃。

唐奶却拉着他开始叮嘱怎么跟封家相处了,要帮封老太干点活儿,但是呢也不能傻乎乎地太老实,不要干太多。有东西也跟封家分一点,当然也别分太多。

总之处处示好,处处提防,争取白住人家房子不给钱。

唐爹早就得闺女叮嘱过,出来不要跟人说他们和封家的相处模式,包括唐奶,免得唐奶多想或者从中干啥影响他们和封老太的感情。

唐爹揣着鸡蛋乐滋滋地回去,要给媳妇儿和闺女献宝,同时也给封大娘显摆一下他娘其实挺好的。

唐奶回家,就对上大伯娘阴沉发冷的眼神。

大伯娘冷笑,“娘,你这像戏里唱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呐。”

她数了,鸡蛋少了两个!

唐奶却不心虚,啐道:“家里的鸡和猪老二家也有份儿,按道理应该分一半给他们,我这才给俩鸡蛋你吵吵啥?”

大伯娘还想说啥,唐奶骂道:“不用你尾巴撅上天,你也有俩儿子呢,早晚也会尝到我的滋味。”

就唐武那自私德性,回头被媳妇儿一挑唆保管也是有了媳妇儿忘了娘的主儿。

大伯娘气得说话都不利索了。

近来男人和儿女们都向着她,唐武唐香也都争气,她得意得有些不知道东西南北了。

现在被婆婆一顿骂,幸福度都蹭蹭下跌。

真是气死她了!

见不得她好是吧?

唐爹揣着鸡蛋回家,少不得要跟大家隆重展示一下那俩鸡蛋,那是亲娘给的,亲娘对他和闺女媳妇儿好着呢。

看他一副小孩子高调炫耀爹娘也爱他的样子,那高调里透着的卑微,封老太一眼就看穿啦。

真是辣眼。

不过她人老成精,自然不会泼冷水,还会捧两句。

以她观察唐爹真是个老实善良的男人,虽然有诸多不足,但那也不是缺点。

毕竟孝顺是美德。

没有老人不喜欢孝顺的孩子。

更何况她自己也有俩儿子,想想如今久住县城长时间不回来的大儿子,她也是深有感触的。

有很多话,这把年纪却不想唠叨了。

没用。

唐妈本身也是个孝顺人,对唐奶当年买了她还给她吃饱心存感激,虽然骂过但是没有故意打骂饿着她。

她很知足。

对于这俩鸡蛋,她也是感激且能体会老太太的心的。

唯一没感觉的就是唐圆。

她是穿越者,且她感觉得出她和原主合二为一了,以她前世今生跟奶的矛盾,也不可能仅凭俩鸡蛋和解。

甚至她有一种感觉,这辈子她也不会和唐奶和解。

因为她从封老太身上找到了前世爷奶的感觉,唐奶,她不需要。

当然她也不泼爹的冷水。

爹在进步,她看得见,自然也会给与鼓励和赞扬。

即便是父女,也需要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不能挥霍对方的感情,不能寒了对方的心。

她笑道:“这两天我和封辰去山里抓了不少鱼,为了庆祝爹被表扬,大黑安然无恙,咱们晚上就把大鱼都红烧掉。”

封辰就等她这句话呢,已经把她炖鱼需要的调料都给归置好。

唐圆享受了一把自己做饭,大佬给打下手的感觉。

贼爽!

封老太烧火,唐圆掌勺,二人做的红烧鱼鲜香味美,点缀的小葱野蒜颜色鲜嫩,让人食指大动。

封老太和孙子一起吃饭的时候总想自己少吃让孙子多吃些,现在两家人搭伙儿她就张罗让唐爹唐妈和唐圆多吃。

她看出来了,唐爹唐妈比她还舍不得吃,总想让闺女多吃。

俩孩子都孝顺,都想让长辈多吃。

为了不在饭桌上推来让去,封老太做主吆喝道:“今晚上鱼多,一人一条还有的多。”

她给每人碗里的各盛一条,又故意板着脸对唐妈和唐爹道:“各人都有,咱吃自己的呀。”

夫妻俩见自己都有一整条鱼,既不好意思又舍不得吃,但是封老太板着脸发话那是挺严肃的,他们只好接受。

唐爹想着亲娘最近干瘦的样子,却也没好意思说把自己那份儿留给娘给,怕封老太不乐意。

闺女说过,住在封家要尽量尊重封老太的习惯。

唐圆和封老太永远不会遵守食不言寝不语的,一老一小特别投缘,每天凑一起好似有说不完的话。

吃饭的时候她俩从鱼哪个部位更好吃说到各种类的鱼如何、怎么做。

听得默默吃饭的封辰和唐爹唐妈三人一边吃鱼一边流口水。

封辰默默地回顾山里哪几个水潭有鱼,哪里有林蛙,哪里有王八……

唐爹想的是闺女跟着鱼仙人学好多本事呀,闺女好厉害呀,骄傲。

唐妈则是一边打量闺女,一边悄悄打量封辰。

自己闺女话多,封辰话少,得亏封奶奶话多,要不以后闺女会不会嫌弃封辰不爱说话?

不爱说话也好,村里那些吵架的夫妻就是夫妻俩话太多,谁也不让谁,像她和男人都不爱说话就不爱吵架。

这时候封辰似是听到唐圆说了他感兴趣的话题,擡眼看向她,他嘴角带着细微的笑意,眼神也非常温和。

唐妈看得心花怒放,有戏!

本来封老太总说封辰喜欢唐圆,唐妈还有点疑惑,也没看出封辰喜欢闺女呀。瞅瞅唐武对佟雪献殷勤那样儿,封辰人家可没。

封老太说你得仔细瞅。

嗯,她觉得有戏,封辰看别人不是这眼神儿。

封辰感官敏锐,觉察唐妈打量自己忙低头吃饭,免得对方误会什么。

吃过饭他们一起处理土坯,再晒几天就可以盘炕了。

封老太拄着棍儿点乎封辰,“乖孙儿啊,你看咱们住在一起好得跟一家人似的,那就别说两家话对吧?草药都一起采一起送了,山里的地也一起分才好,你带圆圆过去瞅瞅,她挺会种地的,肯定能给你帮忙。”

她人老成精儿,岂能看不出唐圆儿的意图?

丫头想进山开荒呢,可惜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地儿,想让封辰分享。

这个傻小子,这时候还藏着掖着的,恁抠门儿,一点不随我老婆子。

封辰闻言有点震惊,唐圆要进山跟他一起开荒种地?

她确定?

这世界的人都觉得山里偏僻、苦、无聊,她确定要去?

自己喜欢去山里,是因为前世的关系。

虽然唐圆进山抓鱼采药也不轻快,但是总比种地有意思,他以为唐圆不下地是爹娘不舍的她受累。

他偏头去看唐圆。

唐圆正在灯影里挑拣这两天采的草药,看他看过来立刻笑得眉眼弯弯,她的欢喜向来直白浓烈,一点都不遮掩,生怕他看不出来她乐意似的用力点头:“我很愿意帮忙!”

封辰感觉她眼睛份外清亮,犹如站在山巅仰望最亮的那颗星。

他耳尖突然有点发烫,忙垂首。

“好,就是辛苦你。”

见大佬竟然如此平静且随意地答应跟自己分享山中荒地,唐圆非常意外。

大佬,如此大方!

真是攻略了大佬奶奶以后,再提要求就易如反掌!

被大佬的慷慨大方惊到的唐圆立刻凑过去,开始跟大佬热络地聊起来。

前世作为扶贫干部,沉默寡言那可不行,会被被帮扶对象投诉你冷着脸不热情的,她早就练成让人如沐春风的本领。

封辰见她这般大方,自然也不错过请教的机会。

于是两人再续他问她答的画面。

封老太看俩小年轻儿头对着头在那里聊天,虽然聊的是沤肥、林粮间作、林粮药间作乃至什么鱼米共生等她不懂的话题,却不耽误她欣赏这美好的画面。

俊男美女,多养眼呐。

她用胳膊肘拐拐唐妈,让她也看。

看了一会儿,封老太让唐妈扶着她进屋去了。

进屋以后,封老太就开始翻箱倒柜,嘴里道:“圆圆娘,这些天相处你也看了咱封辰是正经老实的孩子,勤快能干。他俩平时一起进山也不是一回两回的,都挺好的,他也不会欺负圆圆啥的,所以他俩去山里种地一时半会儿不回来,你和圆圆爹也别担心。”

要是别的青年和女孩子孤男寡女单独进山,那是不安全的,可封辰和圆圆一起,封老太觉得没事儿。

她孙子是那种一说相亲跑得比兔子还快的人,她都害怕他是不是不喜欢女人。

唐妈的确重点观察这个了。

她觉得封辰对闺女挺尊重,闺女干活儿他得空会给帮忙,只要他在家从来不让女人做力气活儿,他对闺女从没有露出猥琐的眼神儿,更没有动手动脚的小动作。

关键俩人有说不完的话,虽然……主要是闺女说,可封辰也没不耐烦,反而听得很入迷呀。

嗯,挺好,她挺满意这门亲事。

封老太看她的意思,笑道:“那咱就让俩孩子多处处,等圆圆点头就可以定亲。”

先定亲,过段时间再结婚,这是对女方的尊重。

没有定亲直接结婚的,那叫糊弄。

她把自己一直准备的彩礼一样样掏出来,攒了四摞布,两摞乡下织的土布用来缝被褥,还有两块给新媳妇儿做衣服。

一块红色的,一块青色的。

最近她又让孙子带回来一卷浅蓝色的夏布,到时候给唐圆做夏衣穿。

礼金就是十八块八,当然二十八三十八也无所谓,反正就是给圆圆拿着。

这丫头摆明不会乱花钱,也不会给别人。

在乡下相亲的队伍里,封老太算是诚意很足的,彩礼比别人也丰厚。

唐妈倒是无所谓什么彩礼,她最看重的是男人品行好,不打骂媳妇儿疼媳妇儿,能干活儿养家。

当然,如果肯给他们一个孙子就更好。

这一点圆圆是乐意的,不过那丫头也会不正经地跟她说不想结婚,要做一辈子爹娘的闺女,给爹娘养老。

能不能给自家一个孙子,其实是男方说了算的。

当下的规矩就是这样,唐妈自然懂。

封老太捂着漏风的嘴笑道:“你放心吧,我看他俩是圆圆说了算,只要圆圆乐意封辰肯定听的。要问我,那肯定是行的。”

虽然别人骂封老太刻薄啥的,可其实她无所谓重孙女还是重孙子的。

溺爱封辰,是因为他爹娘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