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 第79章 老太太病得快死了

第79章 老太太病得快死了(2 / 2)

鸳鸯还听见过一次老太太说后悔,不该把老国公爷的几个庶女远嫁,也不至于到如今连个人都找不到,托关系都没有门路。

“姑娘,你去看一眼老太太吧。就看一眼。你也在老太太院里住了六七年,老太太待姑娘是真心真意的,宝二爷跟姑娘们都陪着姑娘解闷,就算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奴婢求您了。”

鸳鸯一边说一边磕头,林黛玉是在外头偏厅见她的,地上没铺毯子,而是上好的青石砖,几个头下来,鸳鸯额头就红了,她也不在意,有种要把脑浆磕出来的孤注一掷的决心。

有这等决心,那磕头的声音就很渗人了,林黛玉站起身来,道:“我叫人备车,你也别磕了,我这就跟你回去看看。”

林黛玉出去准备,鸳鸯倒没起来,临来的时候老太太就吩咐了,“只当我马上就死了。”

老太太要死了,她鸳鸯还能轻松得起来?所以还得继续跪着。

林黛玉叫人安排马车,又点了几个丫鬟婆子陪着。

她眉头微皱,因为顾庆之逮着机会就要说两句贾家人多么多么不好,多么会算计人,多么会搞阴谋诡计,林黛玉刚才一听见鸳鸯说老太太病了,下意识反应就是不能吧?

别的不说,怎么早不病晚不病的,偏偏在安国公进考场之后重病呢?

而且……鸳鸯后头也表现得太过急切了。

不是说老太太生病她不能着急,而是……林黛玉身边两位至亲都曾经病过,当时她的心情,如今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

鸳鸯过于有生气了。

但是……林黛玉觉得自己也不是以前那个没的选,只能幽怨躲在屋里的林姑娘了,她也想看看她外祖母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林黛玉点了四个丫鬟,四个婆子,还有护院四个,一共三辆马车往贾府去了。

这样的排场,鸳鸯见了也是一肚子感慨,也不怪老太太要抓死林姑娘。

不多时马车到了贾府,又从侧面进去一路停在了二门口。丫鬟扶着林黛玉下来,护院等在二门口,鸳鸯引着她们一路往贾母院子里去了。

上回想去林黛玉生日宴没去成,贾母其实是憋着气在心里的,那会儿想的还是看谁拗得过谁,可前两日宫里来了太监,她才知道她大儿子没跟任何人商量,背着她给皇帝上了折子,要削减贾府下人。

贾母倒是没觉得这是她偏心眼的缘故,也不觉得这是因为大房气不过一直给她跟二房当垫背的,毕竟偏了都好几十年了,这就跟呼吸喝水一样自然,她是察觉不到的,而且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亲兄弟就该互相扶持。

所以这事儿的原因,贾母归结到了她压不住贾赦上。那她为什么压不住贾赦呢?因为她权势不足。

如今贾家还想要权势,那就只能靠林黛玉了。

贾母换了个思路,那就装可怜,死死抓着林黛玉。

只要林黛玉跟她一条心,她如何报不了仇?哪里找不到机会给那乞丐使绊子?

别说林如海娶了继妻,就是他当了驸马,林黛玉也一样是她贾家的血脉!

林黛玉一路进了贾母的院子,远远的就闻见了浓浓的药味,丫鬟正搁院子里熬药。

再往里走,进到贾母住的这一进,侧间坐着贾家几个姑娘,还有贾宝玉。

一见她来,几人都站了起来,叫姐姐叫妹妹的都有。

“老太太可好些了?”林黛玉轻声问道,也不知道为什么,当着顾庆之她能中气十足的大声说话,一到贾家,就还是想装一下。

元春是老大,按理是她先说的。

她拿帕子沾了沾眼角,抽泣道:“倒是能吃下饭了,只是人总是一阵清醒一阵糊涂的,上午还拉着我的手叫姑妈的名字。”

林黛玉很是烦这个,动不动就是多么思念她母亲,她母亲过得不好,难道老太太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若真的想她,不管是去庙里还是去庵堂里请人写个牌位,平日里上上香,是什么要诛九族的大罪吗?

“这……”林黛玉故作忧伤皱起了眉头,“若是真见到我母亲……不如去庙里求两个符挂在床头吧。”

这年头,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都有规整的见鬼流程的。

总之鬼没强到一定程度,身子没弱到一定程度,是见不到鬼的。

几个姑娘红了眼圈,贾宝玉更是一声“祖母”,就直接冲到了里间。

很快,里头就传来贾母的声音,颤颤巍巍的,“是我的玉儿回来了吗?”

“祖母醒了!”元春一声惊喜的呼喊,伸手便去拉林黛玉,“咱们进去!”

林黛玉反应挺灵敏的,尤其又学了骑马射箭,加上顾庆之时不时假装扑一扑她,她下意识一避,就给躲开了。

“进去吧。”她脚步一擡,先进了贾母屋里。

要说贾母,的确是憔悴了不少,又刻意的装病,脸上惨白一片,头发也不藏了,满头白发乱糟糟摊开在枕头上,加上满是药味和屋里人红着眼圈的啜泣,林黛玉一见之下,也红了眼圈。

“外祖母,你……也得好好保重身子。”

贾母手一伸,挤出个笑容来,“快来叫我看看。”

林黛玉走到她床边坐下,贾母拉着她的手,轻轻拍着,“许久不见你了,的确是长高了些,是个大姑娘了。只是以后说话可别这么腼腆了,祖母也不能天天护着你,你要自己为自己着想了。”

这话……听得林黛玉一阵恍惚,还有两句槽想吐。

屋里丫鬟上了茶水,贾宝玉坐在床脚,也不说话,眼泪汪汪看着贾母。

贾母这次装病,那是力求跟真的一样,所以不多时,贾赦贾政两兄弟也来了。

贾赦如今虽然好了,可身体大不如前,每日也吃着太医开的补养药方,还是坐着轿椅来的。

贾政照例是先去太常寺小半天,然后以母亲生病为由请假回来。

待一一行过礼,众人又分别坐下。

贾赦叹了口气,道:“我前儿说的亲事,你们觉得如何?元春都过了二十五了,平常姑娘这个年纪,孩子都能生三四个了。”

这话本不该在没出嫁的姑娘面前说的,只是贾赦哪里管得了这些?

贾母如今又装病,半糊涂半清醒的,更加不好说他,屋里一时间竟然安静了下来。

贾赦又道:“这人叫孙绍祖,他爷爷是咱们家门生,世袭的武官,也算是世交了,年纪刚过二十五,跟大姑娘也般配,这人我原本是给迎春看的,样貌魁梧,骑马射箭也都是一等好手。”

这完全就是贾赦找的坑,孙绍祖是大同府人,武官都是世袭,有点像锦衣卫,有的时候是光有个名号,想要正经管事的职位,还得找人活动。

孙绍祖就是来京里活动想补个缺儿的,贾赦还收了他银子的,只是没想他这爵位转瞬之间就连降两等,但是银子是不可能退的,那怎么办呢?把人变成女婿呗。

贾政眉头一皱没说话,王夫人却清了清嗓子,客气道:“这人既然这么好,还是留给迎春吧,我们元春当姐姐的,怎好抢妹妹的婚事?”

邢夫人一笑,跟了上来,“可如今你们家元春不出嫁,后头的姐妹也没法嫁人啊。老太太病得这样重……”

邢夫人故意一顿,叫大家想她的未尽之言:老太太死了元春守孝至少一年。而且这个年是按照自然年算的,不是从老太太死算起,守孝十二个月完事。

而是比方至安八年贾母病故,元春作为嫡孙女,要守孝到至安十年正月初一才算正式出孝。

而且一年是典制里规定的,若是表孝心,也有人往三年守呢。

“咱们这样的人家,三书六礼也得翻个年才有体面。”

这么一算,元春出嫁就得三年后了。

邢夫人如今是才思敏捷,毕竟上书请削减下人这事儿,她是提前知道的,等看见二房一阵忙乱,贾母又病得起不来床,她就更有优越感了,这优越感对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大小也有点作用。

二房这一对夫妻没话可说了。

躺在床上装糊涂的贾母气得想起来打人,不过转念一想,她这是装病,不仅能看出来大房什么心思,关键是她不可能病死,大房想要什么都得落空!

林黛玉一边低头坐着,一言不发,她本就聪慧,如今更是能跳出来看,这一看她就觉得顾庆之说得没错,贾家但凡有一个有能耐的,都不至于成这样。

她视线又落到了床脚坐着的贾宝玉身上。

他是真的伤心……他是真的只会伤心。

若是顾庆之在,他会怎么办呢?

林黛玉想起自己父亲生病时候,顾庆之是怎么做的,请太医看病,留下御前行走的牌子叫人安心,叫太监接手林家上下事物,把贾琏撵了出去,找回被卖出去的那些下人。

对了,他还请了圣旨,他还说让自己立女户。

他的确是没趴在床尾哭,他还说生病了要多休息,更不叫许多人来打搅。

屋里又响起第二人的哭声,“祖母病成这样……”元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如何能出嫁?我要守在祖母身边,祖母会好的,祖母一定会好的!”

她这一带头,屋里又是哭声一片了。

但这不符合贾母的利益,她好容易找到这个机会,她是想跟林黛玉叙旧的,她还想叫林黛玉重新跟她一条心,叫这些人这么哭过去可不行。

“我还没死呢!”贾母沉声道:“都出去,玉儿留下,我有话跟你说。”

屋里人犹犹豫豫的往外走,贾宝玉小声道:“祖母,我留下来吧?也得有人伺候你。”

“不用。”你留下来还怎么说体己话?再说若是林黛玉不嫁去安国府,贾家的关系又怎么扩大?她又怎么给那乞丐添堵?

不仅如此,她还得控制着她两个玉儿的关系,得亲,但是不能太近。

等贾宝玉出去,贾母慈祥的微笑,“我的玉儿……看见你,我就想起你母亲来,当日她也差不多是你这个年纪,嫁去了林家。如今你也到了出嫁的年纪。”

贾母一脸的怀念,林黛玉微微低了头。

还是老一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