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药店开业啦 2(2 / 2)

这边儿是刘玉坤带着制剂室的一个同事帮忙顶岗来了。

走进药材区,混合着草木清香、根茎醇厚与花果甘润的浓厚气息便扑面而来,不是刺鼻的浓烈,而是温润绵长,仿佛穿越了时光的沉淀。

一排两米多高、深褐色的古色古香药柜,透着温润的亮,每一格抽屉都嵌着黄铜拉手,打磨得光滑锃亮,抽屉表面嵌着银白色工工整整地的字体,“当归”“黄芪”“白术”“枸杞”......

抽屉与柜体贴合得严丝合缝,拉开时偶尔发出 “吱呀” 一声轻响,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药柜前的柜台同色同材质,上面整齐摆放着几样老物件。

最显眼的是一具黄铜小秤,秤杆纤细笔直,刻着细密的斤两刻度,秤砣是实心黄铜铸就,沉甸甸的坠感十足,称盘边缘带着轻微的氧化痕迹,却更显韵味。掌

旁边放着一对乌木杵臼,杵身光滑圆润,臼底积着一层浅浅的药粉。

刘玉坤手里拿着泛着象牙白的薄薄的天麻片,正在跟一个中年女性讲解药性和服用方法。

旁边围着里俩人跟着一起听。

另外一个工作人员身边有四个人,正在讲解着党参黄芪。

“小同志啊,你说我们自己泡党参和黄芪水喝,咋没有吃药的效果呢?”

工作人员是个三十多岁的男性,抬头看一眼说话的老人。

“大爷,您找大夫帮您号脉后给您开的方子,不会只有党参和黄芪两种药材吧?”

对方摇头,然后点头,“是,我看里面好几种着。”

“另外,熬药的时候,告诉过您先后顺序和熬药时间吧?”

“我是在你们医药帮忙熬的药。”

工作人员一听就笑了,“大爷,医院熬药也是按照药性和医嘱按照顺序进行熬煮,另外时间也是严格控制的,而且一般会熬制三次,最后混合后给您分装,您回家热一热才喝,对吧?”

老人点头。“是啊,是啊。”

“大爷一个方子讲究君臣佐使、药性也会相扶,您在家里只拿开水泡一泡就喝,一个是少了佐使药材的辅助,另外就是时间不够,有效成分没有完全析出来、所以作用有些弱。”

“那怎么办?”

“您这样,如果是治病,就去医院找大夫号脉开药方、医院帮您熬药;如果只是想调理身体,您可以在熬汤的时候放一些,也有效果;单独泡水喝的话,多泡一段时间再喝,也有效果的,只是不能着急!”

老大爷摸摸胡子,笑了,“小同志,谢谢你啊,我知道了。”

另外一个中年妇女低声问,“您这结束了吗?要是结束了,就给我来点儿阿胶、枸杞,你们这儿保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