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便有了张良派人假冒英布手下兵将围杀义帝之事。在同一时间,张良又让人散出消息到临江国,说英布准备弑杀义帝,临江王得到这个消息后,派黄极忠率兵去救援。
黄极忠到了之后装模作样搜索了一番便撤兵了,只是他没料到此时桓楚居然也率兵来救援义帝,于是就在桓楚救援义帝返回的路上设下伏兵,伏击桓楚。
桓楚率一百余骑保护义帝拼死杀出,到了临江国的地界,又碰上了你黄极忠的部下假扮的山贼,一番激战后只剩桓楚一人带着熊心逃往江陵城。
至于之后率领天劫门杀手追杀桓楚的黄风,他应该和你黄极忠是亲人吧?”林亮一番推理,将黄极忠的身份在众人面前揭开。
“哼!说了那么多,这一切不过是你的推理。你有何证据证明我投汉,张良为何要害楚怀王?”黄极忠故作镇定,反驳林亮道。
林亮笑了笑说道:“张良的故主韩王成,曾被霸王软禁于彭城而自杀,张良认为是项羽害了韩成,一直对项羽怀恨在心。
等到项羽驱逐熊心至郴县,张良便设下了一个暗杀义帝熊心,嫁祸给项羽、英布,在政治上使项羽处于孤立的计划。
这不仅可以使项羽背负杀害义帝的罪名,更让英布与项羽互相猜疑,为后来英布叛楚投汉埋下伏笔,最关键的是这一计划可以让临江王与衡山王吴芮增加嫌隙,让两国不能联合起来威胁汉军。”
“至于你投汉的证据,只要临江王派人到你家中一搜,便可搜出你与张良往来的书信!再与临江王收到的伪造霸王帛书对比一下,即可知晓。”林亮早在吴芮那里看过帛书后,就认出了张良的笔迹。
黄极忠此时已经不知什么时候退到众人身后,大手一挥,此时殿外突然冲进几十名兵士:“既然我们的计划已经被你识破了,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我早就与张良暗中有联系,张良将他的计划告诉了我,让我在临江国中为汉军充当内应。
至于黄风,他是我的大儿子,早年被天劫门东皇太一收为徒弟。黄风他们早就接到任务,要袭杀怀王和桓楚,这正与我和张良的计划吻合,我便让他也参与了进来。”
共尉见黄极忠率兵包围了大殿,从怀中掏出一支短笛,对共敖说道:“父王,我早就说过,黄极忠此人盗匪出身,不可信任。还好,孩儿早有准备!”
共尉吹响短笛,只见上百名身着一身轻甲的短刀手杀了进来,与黄极忠的人对峙起来。
共敖本就重病在身,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和本来最信任道大将斗藏有各子的私兵,不由得剧烈咳嗽起来:“咳咳咳………黄极忠,枉我那么信任你,你居然背叛我!”
黄极忠却冷笑了一声,劝说共敖:“共敖,我劝你还是早些投降汉王,或许能保全你现的位置。天下迟早将归汉王所有,不要再执迷不语了!”
“呸!有我在,刘邦休想取得天下!”林亮拔出剑来,直接朝黄极忠刺去。
黄极忠如何是林亮的对手,被林亮长剑逼得连连后退,黄极忠身后的死士也与共尉的人马激烈交战起来。
共尉对共敖说道:“父王,这宫中近卫军几乎都是黄极忠的人,让孩儿杀出宫去,调城防营进来平乱吧!”
共敖摆了摆手,示意共尉赶紧去安排,自己抄起一双战斧,大叫一声跳到黄极忠面前便砍。
有了共敖的协助,林亮很快就制住了黄极忠,将剑架到了他脖子上。
然而就当林亮准备斩杀黄极忠时,黄风从天而降,一剑荡开林亮手中长剑。
“来得好!”林亮放弃黄极忠,转而挺剑来刺黄风。
“父亲,不要恋战,快走。我来拖住此人。”黄风回头催促黄极忠不要和共敖缠斗,等到共尉调来大部人马就走不了了。
黄极忠看到去而复返的黄风,惊问道:“风儿,你为何又回来了?”
黄风只得回道:“义帝已被此人救走,任务失败,我回不了门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