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烧烤味薯片
立秋后, 庄子上的稻穗日渐饱满。
养在稻田里的鱼儿,以吃虫卵和稻花为主,长至巴掌大。
土豆地里,植株茂盛。
开过小白花, 凋谢后, 土豆迅速膨胀。
前日子, 田小桃带人将地里的土豆挖出,得知宋荔喜欢了小土豆蛋,特意挑选了一篮子送到家里。
三块试验田的土豆都被挖出, 经过称重,确定第一块试验田的产量最高。
得到充足的肥料和阳光后,平均一株植株,大概能得结出九斤左右的土豆。
宋荔同杨安慧私底下交流过心得,发现对方的庄子差不多也是这个产量。
土豆的高产量, 有目共睹,做不得假。
鉴于土豆产量颇丰, 又有宋荔去年白露节气种植过土豆的例子, 府衙打算下半年小面积推广土豆种植。
土豆大丰收, 保留了部分种芽,其余土豆一筐筐被搬入城中,搬进宋掌柜家。
炕小土豆蛋,狼牙土豆, 土豆丝卷饼, 土豆炖鸡块等美食, 接连在餐桌上登场。
家里的土豆多到根本吃不完, 想要消耗土豆,宋荔将土豆切丝, 放到清水淘洗,通过沉淀,倒出清水,底部湿润白腻的粉浆,便是土豆淀粉。
土豆淀粉可以制作多种美食,除了淀粉,还可以制作土豆粉条,或是宋荔心心念念了许久的炸薯片。
去皮的土豆,切成薄片,这一步很考验厨子的功底,若是薄厚不均匀,可能炸出来薄的地方糊掉,厚的地方还是脆生口。
好在小翠刀工不错,切出的土豆片薄厚均匀,下锅焯水,晾干水分,下锅油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控掉油水。
晾干土豆片的步骤,尤为重要,若是沾着水液,下锅后,油锅里噼里啪啦地溅油,容易烫伤人。
控掉多余油水的薯片,装进盘子里,能听见明显的脆响。
撒上孜然粉,或是辣椒面,便是一道美味的零嘴。
在现代,薯片贵得吓人,好几块钱一袋薯片,仅有十来片的量,根本不够吃。
自己油炸的薯片,经济实惠,量还大,用的炸油都是自家里炒菜吃的,没有反复经过高温,健康又美味。
干娘吃了一片撒着辣椒面的,被卡兹卡兹的酥脆惊艳到,又被红彤彤的辣椒面辣得直冒汗,不敢多吃。
宋荔尝了块撒着孜然粉的薯片,似肉串烧烤风味,卡兹卡兹嚼着,很脆。
如果能有番茄酱,味道绝了。
干娘担心储存在地窖的土豆吃不完,宋荔神秘一笑。
翌日,后厨帮工给一篮子土豆削皮切片,经过油炸,炸得金黄黄的薯片,自带土豆的香气。
得知铺子又要上新的小食,还是用她们地里种植的土豆做的美食,杨安慧早早到店等候着。
上回宋荔做了一种名为螺蛳粉的美食,可惜那时她抽不开身,因为相看男方,那阵子心情不好,等后来调整好后,又得知螺蛳粉下架,竟是不卖了。
今日为了炸薯片二来的,除了杨安慧,还有王福。
盼星星盼月亮,等待许久,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小薄片似脆饼般,跟他设想中的不太一样。
据说可以撒辣椒面、孜然粉,或是蘸着酸梅酱与芥末吃。
王福挽起袖子,准备好好品尝一番,哪知听了小厮带回来的话,每人限购一份,顿时蔫了。
料碟倒是不限购,王福每种料碟各来一份,先是尝了块原味,薄薄的,酥脆得恰到好处,自带一股食材原滋原味的酥香。
一时间,他愣是没吃出是用什么食材烹饪的?
蘸着辣椒面,呛鼻刺激的味道,刺激着舌尖味蕾,辣得人鼻涕眼泪齐齐涌下。
孜然粉的风味独特,与薄片炸货的结合,如珠联璧合般,相辅相成,酥脆易碎,满口生香,吃完一片,还想再来一片……
蘸芥末,则太过火,比辣椒面的辛香还要刺鼻,吃不惯的人,实在吃不来。
偶尔尝试酸梅酱,酸甜与酥香结合,竟也不难吃。
一盘子炸薯片见了底,王福咂咂嘴,只觉得怅然若失。
杨安慧也吃完了自个儿盘中的小食,庄子上的土豆收获时,她带回一些给府中厨子烹饪,沙沙绵绵的口感,拿来炖肉吃不错,或是按照宋荔传授的法子,淘洗后,做酸辣土豆丝,都不错,却从未吃过这这样酥脆的土豆片。
薯片金黄酥脆,油而不腻,有些类似薄脆的口感,不似薄脆的油酥香,比薄脆多了三分香酥,每一口卡兹脆响,敲打着人的心弦,叩开了味蕾。
杨安慧问宋荔:“你铺子里的炸薯片,明天还有吗?”
这个问题,也是其他食客所关心的。
“有啊,不过明天可能也会限量购买。”地窖里的土豆看似堆积如山,真要做成薯片,不算多,得悠着点来,毕竟谁能拒绝香酥薯片的魔力,连宋荔自己也拒绝不了。
继蜂蜜小面包、萨其马、奶油蛋糕卷火了后,唯“一间茶饮”铺子里才有的稀罕物,薯片又掀起了一阵浪潮。
刚收获了土豆,庄子上另一片棉花地里,棉花正抽条分枝,开出或米黄色,或水红的花朵,只等花朵凋谢,结出棉桃,开始采收。
棉花间隔的大片空间上,种植了西瓜藤,经过三个月的成长,目前正是收获的季节。
晚熟西瓜个头小,足有脑袋大小,田小桃装来几只竹筐,一筐子拿来孝敬宋掌柜,其余的售卖给食肆铺子掌柜。
怕晚熟西瓜与棉花争夺养分,她们庄子上仅试验了几亩棉花地,且给试验棉花地追加水肥,种出来的西瓜不多,一筐子约莫有十来个。
一筐子西瓜,够她们吃好多天了。
还未送走末伏,天气暑热,将西瓜放在凉沁沁的井水里湃一湃,饭后捧着瓣沙瓤西瓜,充沛的汁水,很是解渴。
周万春尝了一瓣,瓜肉冰冰凉凉,一扫炎热和烦闷的情绪,感叹:“没想到咱们庄子的晚熟西瓜,甜度差了点,吃着瓜香味浓。”
宋荔接过话茬:“再过半月,还有新收的稻谷和鱼儿吃。”
这般想着,当初买庄子真是太划算了。
在苏州的金玉绣坊分店稳定下来后,她们“一间自助”分店的计划提上日程。
老店里,阿蒲带着副管事学账算账一月有余,可以出师了。
在苏州开分店,宋荔抽不开身,仍是由干娘亲力亲为去当地寻找合适商铺。
出发前一日,宋荔无意间看到干娘给高大人写信,骤然察觉,自从这次从京都回来后,两人来往的信件日益频繁。
经过一天一夜,抵达苏州。
周万春顾不得歇息,让卢月琴派来的心腹送自己到分店。
两人乘着马车前往分店所在的街道,还未抵达金玉绣坊,大老远听见一片嘈杂声。
掀开车窗帘子,周万春寻着嘈杂声音的源头看去,听到身旁的副管事轻咦了声:“好像是玲珑绣坊出了事。”
听到竞争对手出了事,周万春也顾不得到分店巡视,带着阿虫和副管事,以及几名身材壮硕的仆役一起挤过去看热闹。
听了一耳朵,方知原来是玲珑绣坊不干人事,以次充好,将发霉的劣质棉絮,制成产品,售卖给这些妇人们,害她们得了难以启齿的隐疾。
来闹的女子,是一名女屠户,不怕名声好不好听,汇聚了一帮受害者,现场拆解玲珑绣坊的一次性月事带,将布满绿色霉菌物质的棉絮拿给众人瞧。
现场购买,当场拆封,亲眼所见,做不得假。
玲珑绣坊的管事和菊棠有心想要替自己辩解:“这是污蔑,一定是竞争对家的污蔑,她们花了多少钱雇佣你们,怎么能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
架不住现场围观人数之广,大伙都围观了刚才那幕,容不得抵赖。
“这位妇人才从你们铺子购买,现场拆封,少给其它绣坊泼脏水,几你们玲珑绣坊这批货,我也买了,闻着一股味道,分明就是你们丧良心用不好的棉絮。”
“我也是,我也是,我说怎么现在买的跟以前摸着不一样,有一股发霉的味道,问了她们跑堂,说是不影响使用,哪知用过后,竟是身子不爽利,去医馆看过大夫,还以为是自己身体的问题,现在看来分明是玲珑绣坊生产的货品不安全。”
“难怪玲珑绣坊卖得这么便宜,果然便宜没好货啊!金玉绣坊虽说价格贵些,可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现场一人一口唾沫,足以见玲珑绣坊的人淹死。
眼见群众情绪激昂,将菊棠和管事团团包围,朝她们讨要说法,幸好管事提前派心腹报信,很快刘大人的亲信赶过来,见她们从层层包围的人海里解救出来。
有官府出面,普通百姓哪敢造次。
安全得到保障后,菊棠躲回了玲珑绣坊,怕这群人冲进来威胁到自己,让人将大门拴住,这才愤愤骂道:“一群刁民。”
眼见玲珑绣坊大门紧闭,周万春心满意足返回自家的分店。
两家绣坊距离不远,刚才的动静,卢月琴也听见了,没敢去瞧热闹,生怕玲珑绣坊见了自己,往她们身上扣锅。
眼见玲珑绣坊倒了大霉,卢月琴交代副管事好好招待周副掌柜,她要出门一趟。
卢月琴去了县令府上,将刚才玲珑绣坊门口发生的骚乱讲了一遍。
县令夫人面色一变:“我说怎么最近身子不大爽利,竟是如此,好一个玲珑绣坊,好一位包庇小妾的刘通判。”
官大一级压死人,县令夫人的丈夫虽只是七品,但平日参加宴会来往,也有自己的人脉。
和颜悦色地送走卢管事,县令夫人乘着马车去往知县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