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泡椒石蛙
一碗葱油面下肚, 贫瘠的肠胃得到高油高碳水的滋润,不再火烧火燎的。
美食带来的饱腹感,让人生出无比满足。
夜已深,大家轮流洗漱后, 各回各的房间入睡。
入伏后, 进入长达四十天的高温酷热天气。
没有空调的古代, 这几天尤为煎熬。
在屋里呆着,跟在蒸笼里呆着似的,开着窗子透气, 一点不顶事。
宋荔的床榻上早早垫了张草席子,比睡棉花褥子凉快许多,这是平常人家应付酷暑难耐的法子之一。
前几晚,靠着草席尚且能入睡,今晚她躺在床上床上, 热汗涔涔,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好热, 睡不着。”宋荔最后干脆将草席子铺在卧室的地砖, 在草席周围撒了圈驱虫粉, 透过草席传来地砖坚硬的冰凉感,熨贴着后背,安抚了燥热。
好凉快。
除了地砖有些坚硬,可能会有湿气入体, 没别的毛病。
好多年没这样在地上打地铺, 宋荔想起童年夏日时, 每每供电不足, 小区停电,外婆带着她一起地上打地铺。
外婆扇着蒲扇, 在轻柔的凉风下,沉沉入睡。
后来国家飞速发展,南水北调,风力发电等工程,全国供电供需平稳,很少出现停电的情况。
宋荔望着窗外的夜幕星子,来到大周朝一年了,想念老家的电和空调。
白日劳累一天,这会子热得没那么难受,眼皮渐渐沉重……
薄明,晨曦初露。
小翠在北市入口遇见曾芳兰,两人都要去开铺子,一起结伴过去。
曾芳兰挑着扁担,身边跟着女儿李秀儿,跟小翠打趣:“昨天你的糖水铺子生意可真好,堵得门口都是人,一天忙下来累不累?”
“累啊。”小翠作势垂垂肩背,得意说:“咱们糖水铺子里的冰粉不是不够卖吗,宋掌柜让人这个月又送来一批冰粉籽,又多给了我些,昨日一天,我卖掉了三百多碗冰粉呢!”
曾芳兰冷抽一口气:“这么多啊,好厉害。这个月月底,应该能拿不少月奖。”
说到月奖,小翠的嘴角忍不住上翘,恭维说:“曾姐也厉害,一天能卖百十来碗凉皮凉面,我看吃过的人都说好,天天来咱们凉皮铺子光顾。曾姐上个月拿的月奖不少了吧!”
曾芳兰低头看向身侧的女儿,目光温和:“还行,给秀秀裁了两身新衣裳,攒了点银钱,最近在看院子,打算从友人家搬出来租房子住,老是打扰人家也不好,自己出来住,也自在些。”
小翠从木管事口中知道些曾姐家的情况,热情说:“你们什么搬家,到时候通知我一声,我去给你帮忙搬运东西,我这人别的不会,有些力气。”
曾芳兰:“目前在看有没有合适的院子,不过还要先谢谢你。”
说话间,两人抵达铺子,结束了谈话,投入到开业的准备中。
上午凉皮铺子忙得热火朝天,李秀儿帮忙做些力所能及,比如清洗碗筷,等客人吃完离开后,帮忙收拾桌面卫生,擦桌椅板凳……
糖水铺子这边,小翠熬煮好糖水的小料,开始揉搓冰粉籽……
片刻后,周万春带来两名绣娘帮忙,因着铺子售卖的冰粉更多了,做工时间也延长了一刻钟。
今早出门时,宋荔说起何家要预定冰粉的事,周万春怕两名绣娘来不及,同三位绣娘们商量过,明天各自抽出一个时辰做零活,当然工钱也会给的更多。
升到三等绣娘后,绣工扎实,才具备单独接绣活的能力,她们还在学习阶段,没有工钱,全指望着做零活挣的几十文钱,听到铺子里接了外快,也能叫她们挣一笔外快,高兴还来不及,哪有不应的。
随着天光大亮,北边的市集来赶集的农户,摆摊的贩子越来越多,街道拥堵,人声鼎沸。
天不亮,有些农户从村子里步行半个时辰过来城里赶集,找到合适的摊位后,这才从怀里摸出干荷叶包裹的干粮。
贩子们来不及吃早饭,大多会选择在市集买些吃食。
一大早浑身热汗,想到滚烫的汤面,没什么胃口,这时候来上一碗水润的凉皮,或是凉面,凉皮爽滑弹牙,凉面细滑劲道,很开胃,夏日就想吃点清爽的食物。
一时间,曾芳兰所在的凉皮铺子,被商贩们围得水泄不通。
与北市东市人来客往的火爆不同,丹朱街的几家铺子这时候还未开业。
这条街上的商铺,顾客目标基本都是世族和富商们,这个时间点,街道上行人马车寥寥无几。
临近午时,这条街道陆陆续续穿梭着马车,终于热闹起来。
明天梅嫣订了前往扬州的船票,这是她最后一天在铺子里做活。
想到马上离开这片熟悉的地方,去往陌生的城池,对于未知的将来,不舍,又迷茫。
将敲碎的冰块垒到盘子里,给碎冰浇淋上一圈现打的话梅西瓜汁,配着现切得到西瓜瓤块、甜瓜块,撒上点话梅碎、山楂碎,葡萄干点缀,一份西瓜冰沙便好了。
菠萝退市后,现在正是吃西瓜甜瓜的季节,按照原来做菠萝沙冰的法子改良出的西瓜冰沙,在铺子里销路颇丰。
梅嫣捧着才做好的西瓜冰沙,拿给谭百合,马不停蹄去做第二份……
又两刻钟后,何芸玉前来商谈宴会上的冰粉事宜。
又是一个骄阳似火,暑气逼人的天气。
烈日炙烤着大地,滚滚袭来的热浪,刚冒出的汗水,立刻被蒸发掉。
拉开马车车帘,阵阵灼热的夏风拂面,放下车帘子,又闷又热。
车室里,梅嫣见宋荔一会儿挑车帘子,一会儿放车帘子,屁股扭来扭去,就没有一刻消停过。
她手执纨扇,给宋荔扇着风:“心情自然凉,你动来动去,会更热。”
宋荔拿帕子擦拭着额头鼻尖:“这么热的天,我一点静不下心来。”
又嘱咐说:“在船上时小心谨慎些,夜里睡觉记得锁好门窗。到了扬州,找家钱庄把我给你的银子存起来,用钱的时候再取,到了地方记得给我们写信,免得大家担心记挂你。”
梅嫣不觉得啰嗦,安静倾听:“知道了,我晓得。”
盼盼坐在角落,安静听她们絮叨。
一盏茶功夫,两人到了码头。
目送梅嫣拿出船票,顺利登上开往扬州的商船,一人站在码头,一人立在甲板,遥遥相望,直至商船扬帆起航,远处岸上的人影,成为一个个小黑点。
梅嫣眼眶微红。
她想,她的人生有过最低谷,没什么好害怕的。
不如按照宋荔说的,大胆向前,不该迟疑不决,想要的东西,靠自己去争。
狂风里,船帆被吹得猎猎作响,梅嫣沐风而立,吹淡了离别的愁绪,挣扎向上的念头坚定了几分。
与好友分别后,宋荔吹了会儿风,让车夫送她到莲花湖,找了位靠岸的船家,送她和盼盼去湖心的商船。
来到湖中心,夹杂着水汽的凉风拂面而来,驱走了烦闷。
登船后,有婆子带领着她们来到宴客的船舱,双脚刚站定,身后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
回头,发现是杨安慧。
杨安慧挽着宋荔的胳膊,跟她介绍着认识几位世族家的小姐公子们。
这些人瞧着眼熟,大多来过宋荔的“一间茶饮”铺子,其中一位贵公子,地位斐然,只因他家世不俗,又凭才学考取了功名,比依仗家世的纨绔子弟截然不同。
在场的一众世族子弟们对裴玉成恭维之中,带着敬畏。
一贯对宋荔冷嘲热讽的王世良,此刻做小伏低,百般讨好。
人性的慕强,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世良对着裴玉成低声下气,见了宋荔,冷哼轻视。
身侧的裴玉成察觉到,顺着王世良的视线,同宋荔看了个正着。
“区区一个女商户罢了,哪里得罪县令公子?”裴玉成吃过宋荔铺子里的冰粉,风味奇特,叫人流连忘返,难怪入城后,听那些纨绔子弟结伴去吃蜜桃、青梅冰粉。
王世良听了,立马上眼药:“这女商户品行不端,裴大人莫要被人欺骗。”
裴玉成打量了跟前县令家的大公子,眯了眯眼。
因着一碗冰粉,颇合心意,他对宋荔有几分好感,眼前这人,就不一定了。
杨帝师的孙女,品德俱佳,能与之交好的人,品行差不到哪里去。
裴玉成带着仆役走开,到甲板上透气,听身边的人说起王世良:“这位县令公子背后搬弄是非,跟个长舌妇似的,要不是公子想要借县令之手寻林姑娘,何须与这种小人周旋?”
他轻摇折扇:“等找到银心,我们立即启程回京都。”
船舱内,宋荔与一众贵女们坐着说话,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吃着小点心,品着茶,听着贵女们谈论近来从京都流传来的发型妆容,或是首饰衣料子。
正吹着湖风,将后背送到靠椅里,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突然听何芸玉话锋一转,说起最近城中百姓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事情,特意点了宋荔:“最近城中茶楼铺子的百姓们都在谈论你,宋掌柜在北市的引流策略,让一个新开的集市聚了人气。又献计以工钱抵扣商税的法子,令上千名无家可归的灾民们安顿下来,真是功德无量啊!”
正吃着点心,放空精神的宋荔莫名成了焦点,眼见所有贵女们的目光齐齐落来,叫她懵了懵:“嗐,我只是嘴皮子上下一碰,这些都是咱们知府的功劳,还有实际去完成这些任务的基层吏差们功劳,我也没做什么,何小姐折煞我了。”
见宋荔这般谦逊,何芸玉有些酸:“好就是好,无需解释,昨日我阿兄还说起了你。”
昨日她缠着母亲要来二十两银子,带着丫鬟出门逛街,买回来几匹绸缎,哪知回家后挨了兄长的训,训她不够体谅母亲,只知问母亲要钱采买,大手大脚花钱,又说同样的年纪,人家宋掌柜已经能参与到城中建设的决策……
听阿兄口口声声夸宋荔,贬低自己,恨不得让宋荔做他的妹妹,何芸玉现在看别人家的优秀孩子,哪哪都不顺眼。
到底顾忌着杨安慧,何芸玉克制了许多,此刻见宋荔谦和有度,懒懒靠在椅背上,眉宇舒展,周身有一种平和的松弛感。
相形见拙,何芸玉狠狠唾弃自己,有些懊恼自己方才的刁难,以权势迫压,并非本意,她就是气不过。
杨安慧的手掌放到宋荔的手背,轻拍了拍,以作安抚。
宋荔冲对方笑了笑。
她并不在意何芸玉,双方就是平常的普通朋友来往,以及一起开设绣坊的合作伙伴的关系。
杨安慧能主动安慰她,叫人意外。
沈书兰岔开了话题:“芸玉,你不是说前几日有人送了一座屏风,今日特意搬来船上,叫我们一起欣赏欣赏。”
于是,何芸玉带领着众人前去里间观赏屏风。
有贵女夸赞颇有野趣,与寻常的屏风描摹梅兰竹菊,或是青山绿水、名贵花卉不同,这四扇屏风上以针线绣织四月芳菲的桃花枝,树下一只憨态可掬的貍花猫扑蝶,灵动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