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会儿,愿意‘正名’的乡亲,可以来登记,我们会帮你们,选择一个对应你们原姓的、在东北那边也是大姓的汉姓,比如金对应‘赵‘’,朴对应‘李’,再给自己取个吉祥如意的汉名,上到新的户口册上!这是咱们成为真正‘一家人’的第一步,是个大喜事!”
“第二步,叫做——‘同心同言’!”
“一家人,就得说一家话。以后咱们要一起过日子,孩子要上学堂,不懂官话怎么行?要求不高,只要能用官话简单说说自己的新名字,是哪里人,家里几口人,再能大声念出咱们的心里话——‘吾乃炎黄子孙,九州之民!’这就够了!念得越响亮,越说明咱们心诚!”
“第三步,叫做——‘焕然一新’!”
“咱们穿了几辈子的衣服,也该换换样子了,登记的时候,我们会发全新的、厚实暖和的‘汉式常服’!把旧衣裳换下来,穿上新衣裳,象征着咱们告别过去的苦日子,迎接全新的好生活!”
“第四步,也是让咱们根基更稳的一步——‘联宗共保’!”
“光咱们自己认了还不够,得让九州的‘本家’们也认咱们!我们请来了东北那边的王、李、张、刘、赵等等好多大姓宗族的代表!”
“咱们哪个村子,能最快地找到‘本家’,拿到‘认宗书’,或者自己能拿出点老物件、老故事,证明自家祖上确实是从中原那边过来的——哪怕是个老辈传下来的铜锁,一张看不清脸的祖画像,一段‘老家在西边’的族谱都行!——只要咱们自己知道,那我们就会给你们公证,因为我们知道你们都是流落在外终于回家的亲人!我们会把你们的名字编进族谱!”
“而且,以后咱们五户人家结成一‘保’,互相担保,互相帮衬。 要是有一户人家以后还心心念念想着过去的鬼子,或者破坏我们的过好日子,那五户人家分到的地可都要收回来!这是为了让咱们所有人都一条心,把日子过好,不让坏人钻空子!”
最后,他抛出了竞争机制:
“咱们五个村子,就是个大家庭,但也得比一比!哪个村子‘正名归源’、‘同心同言’、‘联宗共保’做得又快又好,哪个村子就第一个去挑咱们单元里最好的那片‘上田’!”
“在村子里面,也一样!哪一户学官话学得好,表现积极,就能在分本村的田时,第一个挑本村最好的地块!”
“想要好地吗?那就看哪个村子更像‘九州模范村’!看哪户人家更像‘九州模范户’!”
他还宣布了激励政策:所有完成“归化”手续并分到土地的农户,免除五年赋税!而且每年还会考核,表现好的村子和家庭,以后还有机会分到“奖励田”!
这一套结合了巨大利益驱动和清晰路径指引的“组合拳”下来,台下的百姓们从最初的疑惑,逐渐变得眼睛发亮,跃跃欲试!为了土地,为了更好的生活,这点要求算什么?!
个个村民开始摩拳擦掌,回到村子之后的他们,立刻召开了村民大会,强调一定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