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雯也柔声说道:“是啊,看你这风尘仆仆的样子,一定是又去处理关乎我们南方未来的大事了。”
她声音温婉,很是好听:“我们在报社里,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各地通讯员的消息,其他国家看到南方在您的带领下,不仅将侵略者赶出了国门,更是让工厂林立,农田丰收,学堂遍地……都十分的羡慕,还有不少其他国家的地区领导人想要来柳城和你亲自见面呢。”
她们二人,一位是西南大学才华横溢的西方文学教师,一位是南方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发声平台靖远社的掌门主编,皆是受过最顶尖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独立女性。
之所以能如此和谐地共处一室,心系一人,除了家中长辈乐见其成的撮合,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自幼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情谊,以及她们对陆绍远发自内心的、近乎崇拜的敬仰。
因为她们亲眼见证了,也亲身经历了陆绍远是如何在大乾朝廷后期、群狼环伺的绝境中,横空出世,接替老帅,利用自己的能力整合南方力量,力挽狂澜。
是他,带来了那些不可思议的先进装备和理念,是他,指挥着强大的军队,将不可一世的东瀛侵略者一步步赶下大海,更是是他,推行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政策,让原本积贫积弱的南方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在她们眼中,陆绍远不仅是儿时的玩伴,更是带领民族走向复兴的英雄和领袖,这份混杂着亲情、友情与极度崇拜的感情,十分的纯粹,让她们心甘情愿地围绕在他身边,分担着他的压力。
陆绍远回道:“去看了一下飞行器研究所的新成果,顺便处理了一些海军舰载机的事情。”他没有深谈具体技术细节,对于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也是一样,他十分看重机密的保护。
楚安然立刻抓住了重点,兴奋地抓住陆绍远的手臂:“舰载机?就是待会我们要去看的那个?在航母上起降的飞机?”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更是雀跃,转头对陈依雯说:“依雯姐,你听到了吗?我们真的要去看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了!
陈依雯也抿嘴轻笑,眼中满是期待:“嗯,早就听闻海军航空兵是精锐中的精锐,能亲眼一见,是我们的荣幸。”
一路上,车内气氛融洽。
楚安然叽叽喳喳地说着靖远社近期策划的关于台岛光复的系列报道,陈依雯则是说着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应。
车队直接驶向柳城郊外的军用机场,换乘了一架经过改装过的鲲鹏运输机,飞往位于粤省沿海的湛城舰载机训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