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追踪进度停在百分之六十一,沈逸没有再点重启。他把刚才弹出的警告记录拖进加密文件夹,改名为“0905-追踪反制”,然后关闭了窗口。
他转头看向星语:“暂停所有主动扫描,换成被动监听模式。”
星语手指顿了一下:“他们发现我们了?”
“不一定。”沈逸说,“但能屏蔽数据包注入,说明对方服务器有防护机制。我们现在不能硬碰。”
小舟靠在椅背上,嘴里咬着能量棒的一角:“那还查什么,直接认输得了。”
林悦瞪了他一眼:“你能不能正经点?”
“我说的是实话。”小舟把包装纸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连追踪都被拦下来,这队伍不简单。咱们现在去翻人家老底,万一又被盯上,不是自找麻烦?”
沈逸打开系统界面,在搜索框输入“铁幕战队”。下方跳出几条零散信息:三次区域赛冠军,两次退赛记录,无公开训练日志。
“公开渠道查不到东西。”他说,“那就换方式。系统不能直接抓,我们就自己收集。”
林悦坐直身体:“怎么分工?”
“三线并行。”沈逸调出任务面板,“第一线,星语继续用爬虫监控非官方平台,重点是那些小众论坛和直播回放站。不要只盯着比赛视频,看看有没有人提过他们的战术细节。”
星语点头,重新打开代码编辑器,新建了一个监听脚本。
“第二线,林悦负责整理已有录像。”沈逸调出五段比赛片段,“标注每个人的出手时机、走位习惯、技能衔接间隔。我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压线,什么时候后撤,有没有固定节奏。”
林悦打开文档,开始建立表格。
“第三线,小舟。”沈逸看向他,“你去高端局玩家群逛逛。别暴露身份,就当普通玩家聊天。问有没有人打过他们,或者看过他们打训练赛。记住,只听不说。”
小舟挑眉:“万一有人认出我怎么办?”
“换个Id。”沈逸说,“用新账号,发言频率控制在每小时不超过三次。别刷屏,也别追问太急。”
小舟叹了口气:“行吧,我去试试。”
房间里安静下来。星语的键盘声持续响起,一行行指令被录入。林悦盯着画面,逐帧暂停,记录下每一个技能释放的位置。小舟换了账号,登录进几个封闭群组,开始浏览聊天记录。
半小时后,星语轻咳一声:“有发现。”
所有人抬头。
“我在一个冷门论坛挖到一篇帖子,发帖时间是三个月前。标题叫‘遇到铁幕被打崩的真实经历’。楼主是个辅助玩家,描述了一场内部测试赛的过程。虽然没视频,但他记下了团战的时间节点和技能组合。”
沈逸走过去看屏幕:“具体内容?”
“他说铁幕的中单从不先手开团,但每次都能在最关键的时候补上控制技。而且他们的打野喜欢卡视野死角移动,几乎不走常规路线。”
沈逸记下这两点。
林悦这时也抬起头:“我这边也有进展。看了两场录像,发现他们的Adc有个习惯——每次换血前会多A一下小兵,像是在测试攻击距离。”
“这不是失误。”沈逸说,“是在确认技能范围。”
小舟突然出声:“群里有人说,铁幕最近在约私赛。对手都是二线队伍,全被零封了。还有人说他们换了指挥位,但不确定是不是真的。”
沈逸立刻问:“有没有提到新指挥的打法风格?”
“没细说。”小舟摇头,“就一句‘比以前更稳了,打得人喘不过气’。”
沈逸回到主控台,把所有信息汇总到一块屏幕上。左侧是星语提取的文字记录,中间是林悦整理的操作规律,右侧是小舟收集的社群反馈。
他一条条对比。
忽然,眉头皱起。
“有问题。”他说,“星语找到的帖子里说他们是高压推进型打法,可林悦分析的录像显示,他们在顺风局反而打得慢,控资源不强推。”
林悦点头:“我也觉得奇怪。明明有机会一波,但他们选择回城补装,等下一波兵线。”
小舟插嘴:“会不会是故意藏实力?”
“不是。”沈逸切换画面,“看这里,第三场第十分钟,他们拿下大龙后没有逼高地,而是分三路带线。这种打法不适合快节奏队伍,更像是为了拉扯对方阵型。”
星语停下敲键盘的动作:“所以他们其实擅长消耗战?”
“可能。”沈逸说,“但为什么社群都说他们凶狠?”
林悦翻了几页笔记:“我注意到一点。那些说他们激进的,基本都是打过低等级比赛的人。而提到他们稳健的,都是和强队交过手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