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问题。”沈逸调出轨迹图,“你从右侧切入时太靠外,如果贴着掩体边缘走,就不会被扫到。”
“我可以压更低。”星语说。
“那就压到最低。”沈逸说,“你不是去拼反应,你是去卡那个0.2秒的盲区。慢一点都不行。”
第四轮开始。
这一次,林悦的假突带着明显的心理博弈。前两次干脆利落,第三次却突然停下,眼神紧盯敌方位置,仿佛在判断是否强攻。敌方远程终于按捺不住,释放技能。
小舟的护盾准时升起。
星语紧贴掩体边缘,几乎贴着地面滑出,隐身状态下悄无声息地接近。敌方远程第四次施法,准星向下偏移。星语抓住瞬间,猛然现身,双刃直指要害。
命中判定亮起——成功压制。
“成了?”林悦问。
沈逸没有松懈。“再练两轮。”
第五轮,林悦的假突节奏更自然,甚至加入了小幅的身体晃动,像是在试探对方反应。小舟的护盾展开时间完美匹配敌方第三次技能释放。星语的切入路径压缩到极限,整个人如同影子般掠过空隙,在偏差窗口内完成压制。
成功。
第六轮,敌方远程提前变换站位,试图脱离固定轨道。林悦立刻调整假突位置,将诱导范围扩大。小舟根据新位置重新计算护盾角度。星语改变切入方向,从左后方包抄。
依然成功。
沈逸看着数据流,连续三次成功执行,误差均控制在0.1秒以内。战术链条已经成型。
“休息三十秒。”他说,“然后最后一轮,加干扰变量。”
“什么干扰?”小舟问。
“敌方近战会来支援。”沈逸调出新参数,“他们在发现远程被盯上后,会有0.8秒的反应延迟。这期间,近战角色会从左侧包抄,试图打断我们的配合。”
“那就让他打断不了。”星语说。
“林悦。”沈逸说,“你做完第三次假突后,不要立刻后撤。留在原地两秒,吸引注意力。”
“我会被集火。”她说。
“所以小舟要提前把护盾偏转十五度,覆盖你的位置。”沈逸说,“星语切入的同时,你立刻后撤,把战场让给他。”
“我来拖住近战。”林悦说,“只要两秒。”
“够了。”沈逸说,“两秒就够了。”
第七轮开始。
林悦前压,后撤。第二次,逼近,撤回。第三次,她停顿,身体微倾,眼神锁定敌方远程。
敌方远程出手。
小舟展开护盾,屏障升起。
星语启动隐身,贴地滑出。
林悦没有后撤,站在原地,像是准备强攻。敌方近战果然反应,从左侧快速逼近。
小舟将护盾偏转十五度,屏障延伸至林悦所在区域。
近战角色冲到一半,被护盾阻挡。
星语在偏差窗口内完成切入,双刃命中。
压制成功。
沈逸没有叫停。
“再来一遍。”他说,“这次,我不提醒任何事。你们自己判断节奏,自己调整动作。”
第八轮开始。
林悦深吸一口气,走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