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震,进攻。
她抬手释放干扰领域,不管前方有没有敌人。
几乎同时,小舟右肩传来一次长震。
长震,撤退。
他立刻后跳一步,大剑收回防御姿态。
沈逸的法师站在中间,左手轻敲键盘,在后台实时监控两人的生命体征。林悦的心率稳定,呼吸均匀;小舟肌肉紧张度略高,但仍在可控范围。
他知道他们准备好了。
战场警报响起。敌方三路同时压进,空中投下干扰弹,地面单位分散突袭。系统随机触发技能锁死,林悦刚释放完一个技能,手柄瞬间失去反馈。
她没停。
左肩震动一次。
单震,防守。
她立即调整站位,靠近小舟的方向移动半步,为后续护盾衔接预留空间。
小舟此时正处于技能冷却状态,但他感觉到脚下光晕闪动,是沈逸的角色靠近。他没等震动,直接摆出承伤姿态。
沈逸抓住这个节奏,法师技能链精准打出。控制衔接完美,敌方前排被控住三秒,团队打出爆发伤害。
程序判定:反打成功,防线守住。
画面暂停。
林悦呼出一口气,额头有些出汗。她摘下耳机,声音有点发颤:“刚才那次,我什么都没看见,也不知道你在哪,但我就是知道该做什么。”
小舟活动着手腕,“我的技能还在转,但我动了。因为光圈亮了,震动也来了。”
沈逸看着终端上的数据。协同响应一致性达到94%,关键节点无一失误。他们在完全剥离视觉和听觉的情况下,依靠震动与光晕完成了战术执行。
“最后一轮。”他说。
第九轮测试开始前,他做了一件事。
启动隐藏身份加持功能。
瞬间,他的感知敏锐度提升。不只是看到数据,他能察觉到林悦每一次呼吸的节奏变化,能捕捉小舟手指在按键上的细微抖动。他像一张网,把整个团队的状态都纳入掌控。
测试开始。
复合干扰全部拉满。视野彻底消失,技能每隔五秒锁死一次,震动信号以逆序播放,甚至出现长达两秒的空白期。系统还加入了模拟疼痛反馈——每次受到攻击,手柄会施加轻微压迫感,干扰操作稳定性。
林悦一开始还能坚持。她靠着震动和光晕一步步响应指令。可当第三次技能锁死发生时,她出现了短暂停滞。
小舟也在逼近极限。他的呼吸变得急促,手指开始微微发抖。
沈逸知道他们快撑不住了。
就在第七分十四秒,敌方发起总攻。五名敌人从不同方向包抄,空中单位投下压制场域,三人角色同时陷入减速状态。
林悦的左肩连续震动两次。
双震,进攻。
可她没动。她的技能还在锁,视野全黑,刚才一次误判让她损失了大量血量。她不确定这是真指令还是干扰。
小舟右肩也收到了信号。
单震,防守。
但他看到自己脚下光晕闪烁,是沈逸在靠近。他咬牙,没有后退。
沈逸坐在主控台前,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
他插入了一段预设的节奏性震动波。
先是左肩,一次短震。
停顿半秒。
再是右肩,一次短震。
像心跳。
左,右,左,右。
两人同时感受到这组规律震动。
林悦闭上眼,手指按下技能键。哪怕还在锁,她也要做出释放动作。
小舟向前一步,大剑横扫前方空地。
沈逸的法师瞬移至中心位置,技能链全开。
敌方刺客正好落地,被控制链命中。
连招接上。
伤害爆发。
程序判定:极限生存成功。
画面定格在三人角色背靠背站立的瞬间。
中央投影屏亮着,显示“内部对抗赛地图加载准备中”。
林悦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笑容。小舟摘下头盔,低声说:“这次我真没想,全是身体自己动的。”
沈逸将最新数据归档至“创新训练库”。他的眼镜微微反光,指尖停留在确认键上。
屏幕闪烁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