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归零,屏幕亮起红光。系统判定失败的提示弹出,林悦的手指还停在技能轮盘上,呼吸有些急促。小舟盯着侧屏,眉头紧锁。刚才那一波进攻节奏压到0.5秒,他们还是没拦住。
沈逸没有说话,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滑动,调出最后一轮的数据记录。他放大语音输入时间轴,林悦那句“注意左侧扇形区域”被标成黄色,延迟0.3秒。紧接着是小舟的操作响应,慢了0.27秒。
误差叠加,防线崩塌。
他关闭回放,打开策略模拟空间的入口界面。进度条显示百万次推演已完成,结果已经收敛。屏幕上跳出一条高胜率路径模型,核心节点标记为“节奏干扰优先级高于防御反应”。
沈逸盯着这个结论看了几秒,转头看向两人。
“问题不在你们反应慢。”他说,“是我们一直在等对方先出手。”
林悦抬起头。
“影蛇的远程和近战衔接只有0.6秒间隔,我们不可能每次都靠挡下来赢。”沈逸点开推演数据图,“但系统跑了两百万次对抗,发现只要能在他们第一次攻击前制造一次干扰,他们的突进成功率会下降到19%。”
小舟问:“怎么干扰?”
“不是打人。”沈逸调出之前自己操作夜莺的画面,“是打断他们的节奏。比如炸石柱,制造视野混乱。他们看不到,就会按习惯走位,反而落入我们的预判范围。”
林悦明白了:“我们不是被动防守,而是主动设陷阱。”
“对。”沈逸点头,“但现在的问题是,就算我能打出干扰,你们接不住后续指令,还是会乱。”
他调出语音库管理界面,删除所有超过三个字的术语,只留下六组关键词:左压、右闪、集火、断后、前移、封角。每组都绑定快捷键,一键触发。
“从现在开始,所有通报必须用这三个字。”他说,“不准说完整的句子,不准解释,不准补充。”
林悦试了一下,按下“左压”,系统自动播报。声音短促清晰。
“练。”沈逸启动低强度模拟模式,“十轮,错一次扣五点资源。”
第一轮开始。敌方远程刚露头,林悦本能地说出:“左边有能量波!”
系统立刻弹出警告,扣除5点虚拟资源。
她脸一红,低头不语。
第二轮,她改口:“左……左侧压力大。”又扣5点。
第三轮,她咬牙按下快捷键,“左压”两个字传入频道。小舟立刻向左前方移动半步,站位准确。
沈逸记下这次响应时间:0.83秒。
第五轮,林悦连续三次使用正确指令,小舟的拦截位置也越来越精准。到了第八轮,两人已经能靠两次通报完成夹击准备。
沈逸暂停模拟,调出双轴心防御模型。他在战术板上划出两条交叉线。
“林悦负责前轴护盾覆盖,动作要快,哪怕只是半步前移,也能吸引火力。”他指着第一条线,“小舟是后轴补位,不能跟着她的方向走,要看敌方实际动向。”
小舟问:“如果她判断错了呢?”
“那就按真实情况调整。”沈逸说,“你们之间不要互相依赖预判,只依赖通报和位置反馈。”
新一轮模拟开始。沈逸再次接入战场,操控夜莺提前释放法术,引爆悬浮物。视野受阻瞬间,敌方铁砧果然从右侧切入。
林悦按下“右闪”,小舟立即横向移动,提前卡住缺口。护盾展开的同时,控制技命中,系统判定反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