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诗词一万首 > 第803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十八?孙廷尉》

第803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十八?孙廷尉》(2 / 2)

- 解析:“思” 表明诗人内心的想法,“乘” 有凭借、利用之意,“扶摇” 出自《庄子·逍遥游》,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大风,“翰” 本指鸟羽,这里代指翅膀,寓意凭借大风的力量展翅高飞。“卓然” 形容超凡脱俗、卓越不凡的样子,“凌风矫” 描绘出在风中傲然挺立、自由翱翔的姿态。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摆脱现实束缚,像借助大风之力高高飞起,以卓然不群的姿态凌驾于尘世之上,追求自由、高远精神境界的强烈愿望。

5. 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

- 解析:“囧囧” 形容秋月明亮的样子,营造出一种宁静、澄澈的氛围。“凭轩” 指诗人倚靠在窗边,“咏” 是咏唱、歌颂之意,“尧” 是古代圣明君主,代表着贤德与治世的典范,“老” 指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蕴含深刻的哲理与对自然、人生的独特见解。诗人在明亮秋月的映照下,凭窗而坐,咏唱着尧和老子的事迹与思想,借对古代圣哲的歌颂,表达对理想道德、治世理念和哲学思想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在宁静的氛围中展现出对精神寄托的探寻。

6. 浪迹无蚩妍,然后君子道

- 解析:“浪迹” 意味着不受拘束地在世间漂泊游历,“蚩妍” 分别代表丑恶与美好,这里指代世俗对事物美丑的评判标准。“浪迹无蚩妍” 表示君子在世间行走,不应被世俗既定的美丑观念所左右。“然后君子道” 表明只有超脱这种世俗的评判,才能真正践行君子之道。此句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世俗观念的超脱,倡导一种追求本真、不为外界评价所累的高尚道德境界,反映出对君子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的独特理解。

7. 领略归一致,南山有绮皓

- 解析:“领略” 指对事物的领会、感悟,“归一致” 表明尽管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感悟途径多样,但最终会归结到相同的本质或道理上。“南山” 即终南山,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隐士的聚居地,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隐居之所。“绮皓” 指 “商山四皓” 中的绮里季,他们是秦末汉初的四位隐士,拒绝出仕,坚守自己的处世原则。此句以南山绮里季等隐士为例,说明无论人们以何种方式生活,对事物的深刻领会最终会走向同一方向,即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 “道” 的坚守,表达了对这种超脱境界的认同与向往。

8. 交臂久变化,传火乃薪草

- 解析:“交臂” 出自《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形容时间短暂,转眼间。“交臂久变化” 强调人生短暂,在转瞬之间就会发生诸多变化。“传火乃薪草” 化用《庄子·养生主》中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的典故,以柴草燃烧传递火焰为喻,说明生命如同薪草,一代接一代地传递,虽然个体生命短暂易逝,但生命的延续和世间的变化却无穷无尽。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性和宇宙永恒变化的认识,体现出对生命本质的深沉思考。

句译

1. 太素既已分,吹万着形兆: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分化之后,自然造化的力量使万物呈现出形态迹象。

2. 寂动苟有源,因谓殇子夭:如果能找到事物动静变化的根源,或许就能理解为何会有像殇子那样早夭的现象。

3. 道丧涉千载,津梁谁能了:“道” 的观念丧失已经历经千年,又有谁能弄清楚指引理解 “道” 的途径呢?

4. 思乘扶摇翰,卓然凌风矫:我渴望凭借着大风的力量展翅高飞,以卓越不凡的姿态在风中自由翱翔。

5. 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明亮皎洁的秋月照耀着,我倚靠在窗边,咏唱着尧和老子的事迹与思想。

6. 浪迹无蚩妍,然后君子道:不受拘束地在世间漂泊,不被世俗的美丑观念所左右,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7. 领略归一致,南山有绮皓:对事物的领会感悟最终会趋向同一本质,就像终南山有绮里季这样的隐士(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体现了这种追求)。

8. 交臂久变化,传火乃薪草:人生短暂,转眼间就会发生诸多变化,生命如同薪草传递火焰一般(一代接一代延续)。

全译

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已经分化,自然造化的力量使万物呈现出形态和迹象。

如果静止和运动都有根源,那么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早夭的现象。

“道”的观念丧失已经历经千年,又有谁能明白理解“道”的途径呢?

我想要凭借大风的力量展翅高飞,以卓越不凡的姿态在风中自由翱翔。

明亮皎洁的秋月照耀着大地,我倚靠着窗户,咏唱着尧和老子的事迹与思想。

在世间不受拘束地漂泊,不被世俗的美丑观念所左右,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对事物的领会感悟最终会趋向同一本质,就像终南山有绮里季这样的隐士。

人生短暂,转眼间就会发生诸多变化,生命如同薪草传递火焰一般,一代接一代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