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娘!\"看门的老周头从门缝里挤进来,胡子上沾着雾水,\"禁军到了!
带头的将军举着兵部令牌,说要拿人!\"
我理了理月白披风,袖中太后御赐的金牌硌着胳膊。
周怀礼的声音穿透浓雾传来,带着点尖细的公鸭嗓:\"奉兵部令,查抄私通敌国的逆贼书院!\"
\"周将军。\"我踏下台阶,靴底碾过带露的草叶,\"可曾见过圣旨?\"
浓雾里走出个穿玄色铠甲的身影。
周怀礼的脸在雾中忽明忽暗,他盯着我胸前的金牌,喉结动了动:\"兵部...兵部有密令。\"
\"密令?\"我嗤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卷明黄缎子,\"那这道太后特敕,周将军可认得?\"
缎子展开时,雾里飘起龙脑香。
周怀礼的目光扫过开头\"奉太后懿旨\"几个字,额头瞬间沁出冷汗。
我看着他攥紧腰间的刀柄,指节泛白:\"太后说北疆互市事关民生,书院是她亲自批注的'惠民之地'。
周将军若执意查抄...\"我顿了顿,\"是要抗旨么?\"
\"这...这不可能!\"周怀礼后退半步,靴跟磕在门槛上,\"陈大人说太后...\"
\"陈大人说的?\"我提高声音,故意让院外围观的百姓听见,\"陈尚书若有异议,不妨亲自去慈宁宫回禀太后。\"我瞥了眼他腰间的禁军腰牌,\"倒是周将军,私自动用禁军围民宅,这罪名...够抄家么?\"
浓雾里传来抽气声。
我看见街角卖炊饼的王婶攥紧了围裙,卖花担子的张二哥偷偷往书院方向挪——他们的女儿都在书院读书,自然知道这是陈廷安要断穷人家的活路。
周怀礼的额头滚下豆大的汗珠。
他突然转身对身后士兵吼道:\"撤!\"马蹄声乱了片刻,很快裹着浓雾往南去了。
\"林姐姐!\"探春从门里跑出来,发梢还沾着药粉,\"大嫂子让人把兵部密令抄本送进宫了!\"她喘着气,眼睛亮得像星星,\"刚才我听见百姓在说,'原来书院是太后护着的'!\"
我望着禁军远去的方向,风掀起披风下摆。
李纨不知何时站到我身边,她望着满地狼藉的药粉,轻声道:\"陈廷安这回要栽了。\"
\"不是栽,是要让天下人看清。\"我摸了摸颈间的玉佩,玉坠上还留着刚才回溯时的余温,\"他拦的不是书院,是所有想读书、想做事的女子。\"
黄昏的阳光透过廊柱斜照进来时,小竹捧着个红漆木匣进来:\"姑娘,北疆送来的急报。\"
我打开木匣,泛黄的信纸上只写着一行字:\"北疆都统张怀远率军南下,声称奉太后密旨勤王。\"
墨迹未干,还带着塞外的风里的沙粒。
我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突然想起张慎之供词里提到的\"太子旧党王侍郎\"——陈廷安勾结的,怕不只是东宫余孽。
\"把灯点上。\"我对小竹笑了笑,\"今夜,怕是又要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