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轱辘把情况简单说了一遍,沈雅琴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这孩子,从小就倔,什么事都自己扛。"沈雅琴擦着眼泪,"轱辘,咱们得想个办法帮帮他们。"
下午,李大勇带着两个兴高采烈的孩子回来了,桶里装着五六条活蹦乱跳的鲫鱼。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讲述着钓鱼的经过,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快乐。
"太爷爷,李爷爷说您年轻时钓鱼可厉害了!"王思远崇拜地看着王轱辘,"他还说您能用树枝做鱼竿,是真的吗?"
王轱辘勉强笑了笑:"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来,让太姥姥给你们煮鱼汤,李爷爷钓的鱼最鲜了。"
晚饭后,王轱辘和沈雅琴把孩子们叫到跟前,拿出两个鼓鼓的红包。
"这是爷爷和太姥姥给你们的零花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王轱辘把红包塞到孩子们手里,"不过,你们得答应我们一件事。"
两个孩子睁大眼睛,等着下文。
"回去告诉爸爸妈妈,"沈雅琴蹲下身,平视着孩子们的眼睛,"就说爷爷说了,让他们带着你们回青山村来住。咱们这儿有梨园,有民宿,有合作社,足够一家人生活得好好儿的。"
王青山咬着嘴唇:"可是爸爸说,男子汉要自己闯出一片天,不能靠家里..."
"傻孩子,家人互相帮助怎么能叫靠呢?"王轱辘摸摸孙子的头,"你爸爸小时候,太爷爷腿坏了,全家人都帮着照顾。现在太爷爷有能力了,帮帮你们不是应该的吗?"
夜深人静,王轱辘和沈雅琴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轱辘,你说梨生会回来吗?"沈雅琴轻声问。
王轱辘望着天花板:"那孩子随我,倔得很。不过为了孩子们,他应该会好好考虑的。"
沈雅琴翻了个身:"要是他们回来,住哪儿呢?咱家就三间房..."
"把民宿东边那栋小楼收拾出来。"王轱辘早就想好了,"那是新盖的,采光好,离合作社也近。梨生回来可以帮我管理电商这一块,他懂英语,做外贸正合适。"
沈雅琴突然笑了:"你呀,早就盘算好了是不是?"
王轱辘也笑了:"知我者,雅琴也。"
第二天一早,王轱辘就让菌生开车带孩子们去县城大采购。新衣服、新鞋子、新书包,还有各种文具和玩具,装了满满一后备箱。回来的路上,王青山抱着新买的足球,突然小声说:
"菌生叔叔,我们能不能不回去了?我想留在青山村上学。"
王思远也附和道:"是啊,这里有太爷爷太姥姥,有李爷爷,还有这么多好吃的。澳洲的学校都没人跟我们玩..."
菌生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你们真的很想留下来?"
两个孩子用力点头。
"那叔叔帮你们劝劝爸爸,好不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轱辘和沈雅琴带着两个孩子走遍了青山村的每个角落。他们去梨园摘梨,去大棚采草莓,去河边钓鱼,去合作社包装梨膏糖。两个孩子像出笼的小鸟,快乐得不得了。
每天晚上,王轱辘都会和梨生视频,不动声色地讲述孩子们当天的快乐时光。屏幕那头的梨生,眼神渐渐从疲惫变成了羡慕,又从羡慕变成了思索。
暑假过半的一个晚上,梨生突然在视频里说:"爸,我和艾米丽商量过了。等这个季度结束,我们就带着孩子们回国。"
王轱辘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想清楚了?"
梨生点点头:"想清楚了。在澳洲这些年,我们过得并不开心。艾米丽想家了,孩子们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他顿了顿,"爸,谢谢您。"
挂断电话,王轱辘摇着轮椅来到院子里。夜空中繁星点点,远处传来阵阵蛙鸣。沈雅琴走出来,给他披了件外套。
"梨生怎么说?"
王轱辘握住沈雅琴的手:"他们决定回来了。"
沈雅琴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太好了,太好了...我得赶紧把那栋小楼收拾出来,再给艾米丽准备些用的东西..."
王轱辘望着满天星斗,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这个决定对梨生来说并不容易,但为了家人,有时候放下骄傲才是真正的勇敢。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李大勇正带着他们在院子里捉萤火虫。点点萤光在夜色中飞舞,如同希望的种子,照亮了青山村这个温暖的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