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轱辘杆子 > 第209章 跨越山海

第209章 跨越山海(2 / 2)

\"给麦穗的?\"他轻声问。

沈雅琴点点头:\"装点青山村的泥土和麦粒,让她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漫长的飞行在看书、打盹、逗孩子中慢慢过去。当飞机开始下降时,窗外的天色已经大亮。空姐提醒大家系好安全带,调整座椅靠背。

\"各位旅客,我们即将抵达悉尼国际机场,当地时间是上午九点十分,气温二十二摄氏度...\"

梨叶叫醒熟睡的小麦穗,给她换了身干净衣服。小家伙睡眼惺忪,但一看到窗外的云海就兴奋地手舞足蹈。

飞机平稳降落,滑行到停机位。王轱辘的轮椅被空乘人员取来,他小心翼翼地转移上去。通过海关时,工作人员看到这一家老小,特意开了绿色通道,还热情地欢迎他们来到澳洲。

取行李处,梨生和艾米丽早已等候多时。王青山和王思远看到爷爷奶奶,欢呼着冲过来,一人抱住一条腿。

\"太爷爷!太姥姥!\"两个孩子用中文大声喊着,引来周围旅客善意的微笑。

梨生接过行李车,艾米丽则热情地拥抱了王轱辘和沈雅琴:\"欢迎来到澳大利亚!路上辛苦了吧?\"

沈雅琴把小麦穗抱给艾米丽看:\"快看看,麦穗都长这么大了。\"

小麦穗好奇地盯着这个金发碧眼的\"洋阿姨\",突然咧嘴笑了,露出两颗小乳牙。艾米丽惊喜地接过孩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真是个天使!\"

一行人走出机场,温暖的阳光立刻洒满全身。三月的悉尼正值初秋,气候宜人,空气中带着淡淡的花香。梨生把车开过来,是一辆宽敞的七座SUV,足够装下一家人和行李。

\"爸妈,先回家休息一下。\"梨生帮忙把父亲的轮椅收进后备箱,\"下午我带你们去海边转转。\"

车子驶离机场,窗外的景色让王轱辘和沈雅琴目不暇接。高楼大厦、绿树成荫的公园、造型各异的住宅...与他们熟悉的青山村截然不同。

\"爷爷,那是悉尼歌剧院!\"王青山指着远处海湾边的一栋白色建筑,\"像不像张开的贝壳?\"

王思远也不甘示弱:\"那边是海港大桥!我和哥哥上周刚爬上去过!\"

沈雅琴惊讶地问:\"爬大桥?多危险啊!\"

梨生笑着解释:\"是有安全措施的观光项目,全程有导游带领。等你们倒好时差,我们也去体验一下。\"

半小时后,车子驶入一个安静的社区。街道两旁是整齐的独栋房屋,每家门前都有精心打理的花园。梨生的家是一栋米黄色的两层小楼,门前种着几棵开满红花的树。

\"这是澳洲特有的金合欢。\"艾米丽介绍道,\"我父母知道你们要来,特意从墨尔本赶来,现在正在家里准备午餐呢。\"

约翰和玛丽听到车声,迎了出来。两位老人精神矍铄,热情地与王轱辘和沈雅琴拥抱。虽然语言不是特别顺畅,但笑容和手势足以表达欢迎之情。

梨生的家温馨舒适,客厅墙上挂满了家庭照片,有梨生和艾米丽的结婚照,两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记录,还有青山村的风景照。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张大合影,是去年春节在青山村拍的,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玛丽从厨房端出一盘香气扑鼻的烤肉:\"希望你们喜欢澳洲风味。\"

餐桌上中西合璧,既有玛丽准备的烤羊排、沙拉,也有艾米丽特意学做的炒饭和饺子。王轱辘尝了尝烤羊排,肉质鲜嫩多汁,配上特制的薄荷酱,别有一番风味。

\"好吃吗?\"玛丽用生硬的汉语问。

王轱辘竖起大拇指:\"非常好吃!\"

饭后,约翰迫不及待地拉着王轱辘去看后院的菜园。园子里种着各种蔬菜和花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小片绿油油的麦苗。

\"看,这是你给的'青山麦'!\"约翰骄傲地指着那片麦苗,\"长得比本地品种快多了。\"

王轱辘蹲下身,仔细查看麦苗的长势。叶片肥厚,茎秆粗壮,确实长势喜人。他从随身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布袋:\"这是改良后的新品种,更耐旱抗病。\"

约翰如获至宝,立刻就要去播种。两位老人蹲在菜园里,一个比划一个猜,居然交流得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沈雅琴在客厅里和玛丽相谈甚欢。艾米丽作陪,两人从育儿经聊到烹饪技巧,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话题。

小麦穗成了全家的焦点,王青山和王思远争着要抱妹妹,连约翰和玛丽也忍不住逗她玩。小家伙一点也不认生,咯咯笑着在众人怀里传来传去。

傍晚时分,梨生提议去附近的海滩看日落。一行人驱车来到海边,金色的阳光洒在蔚蓝的海面上,美得令人窒息。王轱辘和沈雅琴坐在沙滩上,看着两个孙子在浅水区嬉戏,小麦穗则在梨叶怀里好奇地东张西望。

\"真美啊。\"沈雅琴轻声感叹,\"跟画儿似的。\"

王轱辘点点头,握住了妻子的手。海风轻拂,带着咸咸的味道,与青山村麦田的气息截然不同,却同样令人心旷神怡。

梨生蹲下身,指着远处的海平线:\"爸妈,那边就是中国,就是家的方向。\"

王轱辘望着无垠的大海,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走得多远,家永远在心里。就像\"青山麦\",无论在什么样的土地上生长,都带着故乡的基因,永远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