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准备(1 / 2)

二月二的龙抬头刚过,青山村的积雪已经消融殆尽。王轱辘坐在院子里,看着沈雅琴蹲在花坛边收拾行李。她将一件件衣物仔细叠好,分门别类地装进两个大行李箱。

\"这件羊绒衫带上,澳洲那边快入秋了。\"沈雅琴抖开一件深灰色的毛衣,那是她去年冬天亲手织的。

王轱辘摇着轮椅靠近:\"带这么多?咱们就去两个月。\"

\"两个月也得换洗啊。\"沈雅琴白了他一眼,\"再说还要见亲家,总不能就这两件衣服来回穿。\"

院门被推开,梨叶抱着小麦穗走了进来。小家伙穿着嫩黄色的连体衣,像只小鸭子似的在妈妈怀里扭来扭去,一看到王轱辘就伸出小手:\"姥爷...爷...\"

王轱辘接过外孙女,在她胖嘟嘟的脸蛋上亲了一口:\"想姥爷了没?\"

小麦穗咯咯笑着,小手抓住王轱辘的胡子不放。梨叶笑着解救出父亲的胡子,从包里拿出几份文件:\"爸,签证办好了,机票也订了。下周三的航班,从省城直飞悉尼。\"

沈雅琴接过文件仔细查看:\"要飞多久?\"

\"大概十二个小时。\"梨叶解释道,\"菌生特意选了晚上的航班,你们上飞机就睡觉,一觉醒来就到了。\"

王轱辘有些担忧地看着怀里的麦穗:\"这么小的孩子,坐这么久飞机会不会闹?\"

\"没事的。\"梨叶安慰道,\"麦穗很乖,而且我给她准备了玩具和零食。菌生还订了头等舱,空间大一些。\"

正说着,李大勇风风火火地闯进院子:\"老哥!雅琴姐!县电视台的节目今晚播出,专门讲你们合作社的事!\"

原来上次来采访的乡村振兴专题片制作完成了,今晚将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李大勇兴奋地说全村人都会看,还要组织集体观看。

\"我就不去凑热闹了。\"王轱辘摇摇头,\"还得收拾行李呢。\"

李大勇挤挤眼睛:\"老哥,你现在可是名人了。县里要把你们合作社作为乡村振兴的典型,在全省推广呢!\"

沈雅琴把叠好的衣服放进箱子:\"虚名而已。咱们就是踏踏实实种地的农民,没什么好炫耀的。\"

傍晚,王轱辘和沈雅琴简单吃了晚饭,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节目播出。梨叶一家三口也来了,小麦穗在沈雅琴怀里不安分地扭动,小手去抓电视遥控器。

节目准时开始,片头是航拍的青山村全景:整齐的民居、成片的麦田、现代化的温室大棚,还有郁郁葱葱的梨园。旁白充满激情地介绍着这个从贫困村蜕变为富裕村的奇迹。

当王轱辘和沈雅琴的镜头出现时,小麦穗突然指着电视喊:\"爷...姥...\"逗得全家人都笑了。

节目详细讲述了\"青山麦\"的培育过程,以及合作社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最让王轱辘意外的是,节目组竟然找到了当年他和李青在试验田里的老照片。看着照片上年轻的自己和妻子,王轱辘的眼眶有些湿润。

\"妈年轻时真漂亮。\"梨叶轻声说。

沈雅琴点点头:\"是啊,你妈那双眼睛,跟你会说话似的。\"

节目最后提到\"青山麦\"在澳洲试种成功的消息,并预告王轱辘即将赴澳进行技术交流。这让全家人都很意外,显然是梨生向节目组提供的素材。

\"这下好了,\"梨叶笑着说,\"爸,您还没出发就成名人了。\"

节目结束后,王轱辘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村里人打来祝贺的。老支书甚至提议在村口拉个横幅,欢送他们去澳洲。

\"千万别!\"王轱辘赶紧拒绝,\"咱们悄悄走就行,别兴师动众的。\"

夜深了,梨叶一家告辞回去。沈雅琴把睡着的小麦穗轻轻放进婴儿车,盖好小被子。王轱辘摇着轮椅来到书房,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木盒。

\"找什么呢?\"沈雅琴探头进来问。

王轱辘打开盒子,里面是李青的一些遗物:一副老花镜,一支钢笔,还有几张发黄的照片。\"我想带一张李青的照片去澳洲,\"他轻声说,\"让青山和思远也看看外婆的样子。\"

沈雅琴走过来,从相册里选出一张李青站在麦田里的照片:\"带这张吧。她最喜欢这张,说是你给她拍的。\"

照片上的李青正值盛年,站在金黄的麦浪中,笑容灿烂如阳光。王轱辘轻轻抚摸照片,仿佛能穿越时光,触摸到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第二天一早,王轱辘去合作社安排他离开期间的工作。梨叶和菌生已经做好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但他还是不放心,又挨个叮嘱了一遍。

\"爸,您就放心吧。\"梨叶无奈地笑道,\"我都管理合作社这么多年了,不会有问题的。\"

王轱辘点点头:\"我知道你能干。就是习惯了操心,一时改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