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个空壳鸡蛋一样。
半袋煤球到手后,棒梗兴奋地回了家。
“乖孙,成了?”
贾张氏小声问道。
“奶奶,您睡觉吧,明天您就能在家烤火了。”
“真是奶奶的乖孙子。”
婆孙俩说了几句,棒梗就回自己屋里睡觉去了。
第二天,家里人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贾家只剩下贾张氏一个人在家。
“还是我的乖孙孝顺,给我弄来了煤球。那个混蛋宋飞宏,买了这么多煤球也不知道帮我们一把,看他家受苦心里就痛快!”
贾张氏一边骂一边把煤球放进炉子里,然后把火点得旺旺的。
“不要脸的宋飞宏,居然还买这么好的煤球,烧起来真暖和!”
中午的时候,贾张氏热了馒头和窝头,最后只吃了馒头,把窝头留了下来。
吃饱之后,加上屋里暖和,她觉得有点困。
“哎,再睡一会儿吧。”
她昨晚冷得睡不着,现在家里烧得暖洋洋的,就想再补个觉。
为了更暖和,她把火炉子搬到卧室,关紧门窗,又在火上加了几块煤球。
她心想,反正宋飞宏家门口多的是,烧完了让棒梗再去偷就是了。
不一会儿,整个卧室都变得暖烘烘的,湿气也被热气赶跑了。
“这才叫过日子呢。”
贾张氏摸着干爽的被子,满意地说道。
接着,她就上床去睡回笼觉了。
因为贪心,她放了太多煤球,原本红彤彤的煤球,燃烧出来的火竟然变成蓝绿色的,明显是没烧透。
下午,棒梗和他两个妹妹放学回家。
刚进门,就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
“哥哥,今天家里好暖和!”
槐花没觉得气味难闻,反而很喜欢这温暖的感觉。
“那是,都是我弄的煤,给奶奶烧的。对了,奶奶,奶奶!”
棒梗喊了几声,没人回应。
接着,他发现奶奶正躺在床上睡得死沉。
“快来人,救命!”
棒梗的大喊声立刻在整个院子里传开了。
宋飞宏回到大院时,贾张氏已经被邻居们送到医院去了。
大家还在议论贾张氏煤气中毒的事情。
“冬天烧煤可得注意,你们看张大妈就是因为烧煤中毒,送到医院时只剩一口气了。”
“是,天气虽然冷,但也不能因为冷就把窗户都关死。贾家就是把通风的地方全堵上了,一进门就一股刺鼻的烟味。”
在邻居们的议论中,宋飞宏也知道了贾张氏中毒的事。
“飞宏,你之前买了好多煤,家里还烧了两炉子火,你得小心点。”
三大妈也站在邻居中间,看到宋飞宏,赶紧提醒他。
“知道了三大妈,我那炉子有烟囱,不会那么危险。”
“有烟囱好,就应该有烟囱。”
“对,我怎么没想到烟囱这回事,这样一来,只要屋里通风就行,又暖和又安全。”
“飞宏,说你读书多就是不一样,懂得多。”
邻居们好像被点醒似的,纷纷点头赞同。
宋飞宏微微一笑,就推着车往后院去了。
路过贾家的时候,看见小当和槐花两个小姑娘在家里,她们围着火炉坐着,房门大开着,大概是怕再中毒,所以不敢关上门取暖。
宋飞宏摇了摇头,直接走开了。
“飞宏哥,你回来啦。”
于秋雨单位离家近,通常比宋飞宏早回来。
“嗯,回来了,媳妇,今天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没有,挺好的。”
怀孕三个月多了,于秋雨已经有点显怀了,宋飞宏每天都关心她的身体。
“单位那边说,我临产前一个月就可以请假回家待产。不过我不想这么早请假,工作也不累,每天动一动对身体更好,在家太闷了。”
于秋雨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到时候看身体情况吧,我觉得还是先去爸妈那儿住,有他们照顾,我更放心些。”
等于秋雨怀孕到五个月的时候,行动就不方便了,宋飞宏肯定不想她继续上班,也不想她在大院里养胎。
大院里那些人,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搞什么鬼,宋飞宏可不想让于秋雨冒险。
“那也行,回父母那边比较稳妥。飞宏哥……”
于秋雨话说到一半,停住了。
“怎么了?”
“你来看看。”
于秋雨犹豫了一下,还是带着宋飞宏走到门口,指着那堆煤球。
她示意宋飞宏翻开表面的煤,结果发现
“哼,我知道是谁干的。”
宋飞宏心下了然,马上猜到是棒梗干的。
因为昨天运煤的时候正好碰到他,而且整个大院里,最不老实的就是他。
以前就偷过宋飞宏不少东西,外号叫“盗圣”。
“看来上次的地刺教训,他还没记住。”
宋飞宏心里想着。
棒梗因为偷他们家的东西,手指被截了,脚掌也受了伤,但他还是像飞蛾扑火一样,不顾一切地又来偷他们家。
这种“坚持不懈”的劲头,还真有点让人佩服。
说白了,就是那种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的主儿。
“飞宏哥,你知道是谁干的吗?”
于秋雨忍不住问。
“院子里除了棒梗,没人会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至少没人干得这么明显。”
“棒梗……他不是个孩子吗?”
于秋雨张着嘴,一脸难以置信。这个年代,街道总宣传夜不闭户,是因为大家虽然穷,但穷得有骨气、穷得朴实,不会干那种撬门撬窗的事。
可这也正好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有了可乘之机。
夜不闭户,这不是正好给小偷提供了方便吗?
“好了秋雨,这事你别多想,我会处理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