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辽国公 > 第591章 贼心不死!一查到底!

第591章 贼心不死!一查到底!(1 / 2)

早朝之上,朱元璋端坐龙椅,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朗声道:“辽东医疗队此番平定京师天花,护佑万民,功不可没!传朕旨意,重赏!”

群臣齐声应和。

很快,李医师带着医疗队众人上殿谢恩,个个身着浆洗干净的布衣,虽面带风尘,却难掩精神。

朱元璋看着他们,语气缓和了几分:“尔等医术虽非出自太医院,却有真本事,救了满城百姓。朕向来赏罚分明,断不会亏了有功之人。”说着,对身旁太监示意。

太监高声宣读旨意:“李医师晋正五品医官,赏白银千两,绸缎百匹;其余医员各升一级,赏银五百两,另赐良田五十亩。辽东医疗队所用药材、器械,由国库全额报销,另拨专款,支持尔等研究医术,造福更多百姓!”

李医师等人忙叩首谢恩,声音洪亮:“臣等谢陛下隆恩!愿为大明百姓肝脑涂地!”

朱元璋摆了摆手:“起来吧。尔等无需多言,只管用你们的本事,让天下少些疫病,便是对朕、对百姓最好的回报。”

退朝后,医疗队捧着赏赐往回走,街上百姓见了,纷纷驻足喝彩,有人还往他们手里塞了热乎的馒头、点心。

李医师望着这景象,把赏赐的文书揣得更紧了——这赏,不单是给他们的,更是给那些相信医者仁心的百姓的。

御书房内,朱元璋卸下朝服,换上常穿的素色便袍,接过朱标递来的热茶,呷了一口道:“方才朝赏了辽东医疗队,你觉得,太医院那些人,是不是该去辽东学学?”

朱标站在一旁,闻言点头:“父皇所言极是。太医院虽有典籍传承,却少了些变通,这次若不是辽东医疗队来得及时,京师疫情怕是难控。让他们去辽东看看实际治法,学学那疫苗的门道,于日后防治疫病大有裨益。”

朱元璋放下茶盏,手指在案上轻轻点着:“哼,那些老顽固,先前还说疫苗来路不明,如今见着实效,怕是心里也打鼓。让他们去学学也好,磨磨傲气,知道天外有天。”

他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郑重,“但也得立个规矩,去了就得虚心学,不许摆太医院的架子,学不成东西,回来定不饶他们。”

朱标应道:“儿臣明白。回头便让太医院选些精干的医官,由李医师引路,去辽东好好研习。既学他们的法子,也把咱们的医书带去,相互印证,或许能有新的进益。”

朱元璋“嗯”了一声,望向窗外:“医者仁心,不分门户。能治病救人的,就是好医术。让他们去学,学成本事,将来好护着这天下百姓。”

朱标躬身领命,心里清楚,父皇此举,不单是为了提升医术,更是想打破门户之见,让天下医术真正为民生所用。

朱元璋指尖在案上敲了敲,眉头微蹙,话锋一转:“说起来,这次天花来得蹊跷。先前京师许久无大规模疫病,偏在这时候冒出来,还集中在城中西隅一带,怕不是偶然。”

朱标闻言心头一动,接过话头:“父皇说得是,儿臣也觉得异样。那几处最先出现病例的宅子,相隔不远却非聚居区,倒像是有人刻意为之。”

“嗯,”朱元璋颔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事不能就这么了了。传朕旨意,让锦衣卫去查,从首例病例的源头摸起,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敢拿百姓性命做文章。”

朱标躬身应道:“儿臣附议。锦衣卫行事利落,由他们彻查,定能揪出幕后之人。若真是有人蓄意散播,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免得日后再有人敢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