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和稻草混合着垒成一个倒扣的瓦罐形,肚大口小,旁边还开了一个方孔,有了前面的试手,这次显然得心应手很多。
林观复这几天在看一些杂书游记,品鉴出些趣味来,尤其是一些风土美食,里面的胡饼把她的胃口吊起来,就想要自己尝试尝试。
小珠看着小厨房灰扑扑的泥窖,只能庆幸钟嬷嬷拦住了想要亲自动手的小姐,天知道他们听到小姐说想要亲自上手时那种好似天雷劈到头上的感觉,钟嬷嬷把小姐拦住后,一个个干活麻利得一刻不停歇,就怕给小姐沾泥巴的机会。
面包窑晾晒了整整五天才投入使用,干燥的木柴塞进窑底的方孔里,火焰在窑膛内燃烧起来,这比安烟熏火燎起来,林观复却不知道林家却迎来了一行意想不到的客人。
几辆马车停在林府门口,用料都是极为考究的青幔。率先下车的是林怀安,他此刻快步走到第二辆马车前,车帘掀开,首先露面的是一位身着玄色暗纹、外罩大氅的中南男子,正是当今天子景和帝。
而紧随他身后的是一个年约十岁的少年,只不过脸色略显苍白,身形也很单薄,这位病弱少年则是当今太子李桓屺。
后面立刻追上来一个身着石青色劲装、年纪稍长的少年,快步走到李桓屺身边小心翼翼地照看着。
此乃当今皇后的侄儿,出身赵国公府的赵珩。
林怀安也不知道为何会演变成现在的场面,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还在努力劝说景和帝:“陛下,府中简陋粗鄙,您若是想微服出宫,有许多更加有趣安全的地方。臣的养女年幼无知,只是灵光一现有了巧思,手艺比不得御膳房诸位御厨。”
景和帝摆了摆手,他脸上带着些好不容易出宫的闲情:“怀安你不用多虑,朕没有将希望寄托在你那养女身上。整日在宫中待着闷得慌,别说本来胃口就不好的桓屺,朕都难受。”
“你这段时日气色倒是挺好的,尤其是冬日年关,往年脸色都苍白得很,今年倒是难得的红润,向来都是你那养女孝顺悉心照顾的。”
景和帝和林怀安说话带着显而易见的和气,赵恒站在太子身边好奇地看着俩人互动,掌印大人果然深受陛下信重。
李桓屺则是珍惜好不容易得来的出宫机会,哪怕知道回宫后会被母后和太后念叨,但出宫的诱惑还是太大。
林怀安心里苦笑,早就明白圣意已决无法改变,但该劝的还是得劝,场面话还是得说。
不过他也不会说太多招陛下烦。
“陛下隆恩,臣惶恐。只是小女年幼,还未曾找女夫子教导,怕有冒犯陛下的地方惊扰圣驾。”
景和帝笑了笑,“朕还不至于和一个孩子计较。”
他很自然带着太子往林府走,李桓屺和赵桓则是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座府邸。
福善也是刚刚得了信,林怀安都没有提前送出来消息,想到翠华庭那边的热闹,只盼着小姐那边千万别出什么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