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林府灶祭过小年。
年味像是逐渐煮沸的水,开始蒸腾出浓郁的气息。
京师大家小户都忙碌起来,林府早几日前便洒扫庭除、准备年货,空气里都飘着糖瓜和炮仗的香甜和硝烟味。
翠华庭张灯结彩,焕然一新。灯笼挂上了檐角,崭新的桃符贴在门上,下人张贴的时候林观复裹着暖和的斗篷好奇地在远处观看。
钟嬷嬷都不允许她靠得近了,就怕出现意外砸到她。
林观复不贪心,能出门看看就满足,还特意要了兔子灯,和林府各院规矩的红灯笼不同,她的门口挂着可爱圆滚滚的兔子灯,设计图是她亲自所画,再让扎灯笼的师傅单独编织的。
林怀安也见到过她那份孩子气的图纸,只是让管事按照她吩咐去办。
到底是孩子心性,画出来的兔子都怪模怪样但憨态可掬。
林怀安忍不住想要不要送两只活兔子去翠华庭养着,担心在林观复心里兔子就长她图纸画的模样。
林观复可不知道这些,她满意地看着悬挂在门口的兔子灯,已经期待晚上点亮的模样,往来仆役的脸上都带着几分节日的轻松笑意。
对于林府这个特殊的家庭,很难在真正的年夜实现团圆。
林怀安身为司礼监掌印,宫中盛大典礼到了年尾更是繁多,他需要随侍御前,片刻不得离,而且还是旁人盼不来的荣耀。
林府的三个养子同样在宫中内廷当差,各有职司,年节时分更是忙碌。
所以每年都是挑选一个日子简单吃顿饭,今年正好挑在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日。
林观复早早地就起来了,心里充满了期待,她只零星见过三位名义上的兄长,来到后正儿八经见面的只有二哥林墨。
团圆饭定在晚膳,但林观复一大早就开始挑选要穿的衣裳和发饰,过年前林怀安又让人送了很多适合小姑娘的精致小首饰过来,材质不局限,黄金、玉石、蜜蜡,甚至是木雕丝类型的带都有,全部都是适合十岁以下女童佩戴的。
无一例外就是瞧着都很灵动喜庆。
都是京师各大首饰铺子最新的款。
小珠正把东西摆出来,钟嬷嬷正在给衣裳熏暖,等着林观复午睡起来再穿。
“小姐今日还是穿得喜庆些?”小珠询问。
自从年味弥漫,林观复就偏爱红色,还是石榴红、正红得颜色,在冬日里看着这抹颜色都叫人心情开阔。
“嗯,我要那个不会响的发铃。”林观复一开始还很喜欢铃铛清脆的声音,但时间长了有些受不了,结果就是又专门打了套徒有造型、没有响声的发铃。
小珠对她的东西放在哪了熟于心,直接找出来,造型还不是传统的铃铛造型,做成了小柿子的模样。
钟嬷嬷给她梳头:“掌印大人昨日送过来的长命锁小姐可要戴?”
“要要要!”林观复迫不及待地说。
长命锁可是家中长辈对小辈最美好的期待,林怀安送过来的是一枚金制的长命锁,上面刻着“福寿安康”的字样,连吉祥图案都是麒麟样式。
她看到喜欢得不行。
林观复得上午就是这么挑选过去的,等到午睡起来,钟嬷嬷开始打扮她,小珠和其他丫鬟则是在旁边打下手,像是一个喜庆的年画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