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呆萌萝莉总裁的隐婚虐恋 > 第428章 猫不说话,可它们记得火候

第428章 猫不说话,可它们记得火候(1 / 2)

立夏的风还带着江水的凉意,楚逸尘的脚步在老城区桥洞前缓缓停下。

晨雾未散,青石板上覆着一层薄露,远处几簇低矮的铁皮棚屋静默地蹲伏在河道转弯处,像被城市遗忘的旧梦。

但他目光却凝在桥洞下那一角不起眼的角落——几个孩子围成一圈,蹲在地上,动作轻得如同怕惊醒一场沉睡的梦。

他们手中捧着竹筒,小心翼翼地将温热的米粥倒入一个用废旧保温箱改装的小食槽里。

一只花斑母猫安静地坐在一旁,三只幼崽依偎在她身侧,眼睛半眯,尾巴轻轻摆动,仿佛早已习惯这每日清晨的仪式。

楚逸尘没有靠近。

他只是静静站着,看着孩子们熟练地掀开盖子,先关火,等三息,再揭盖盛食——那正是“三停法”的简化版,是若雪当年为防止焦糊伤胃而创下的口诀:“一停火气降,二停蒸汽缓,三停心才安。”

可如今,连喂猫,都成了修行。

一个小女孩忽然抬头,眼神清亮:“叔叔,你也懂等火吗?”

楚逸尘怔了怔。

他本可以一笑置之,或随口敷衍,可话到嘴边,却只剩下轻轻一点头。

那一刻,他心里有什么东西被悄然拨动。

他想起昨夜基金会发来的消息——“灰边厨房”最后一辆车完成使命。

他曾亲手推动这个项目,走遍二十座城,为孤寡老人、流浪者、残障群体送去能控温、防焦、节能的定制炉灶。

每一辆车都载着若雪的理念:疗饥即疗心。

可当系统提示“任务结束”时,他却删掉了回复。

因为他突然明白,有些事,从不需要宣告终结。

就像眼前这群孩子,根本不知道“灰边厨房”是什么,也不懂什么叫“三停法”。

但他们知道,粥要温着给,火要熄后再开盖,猫妈妈才会安心让小猫靠近。

这就是传承——不是靠口号,而是靠习惯;不是靠命令,而是靠共鸣。

他掏出手机,翻出朵朵前几天发的朋友圈:“城市小暖炉计划启动!我们把废弃保温箱改造成流浪动物炊食站,今晚第一台上线!”配图是一个粉蓝相间的箱子,上面画着猫咪举勺做饭的涂鸦,

楚逸尘嘴角微扬。

他知道朵朵是若雪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也是第一个提出“儿童参与式公益”的人。

她不要捐赠,不要宣传,只要每个孩子亲手做一台“小暖炉”,并承诺每周来添一次粮、查一次温。

今晨这台,便是首测。

他蹲下身,仔细观察那个保温箱。

结构简单却精巧:外层是回收泡沫箱,内嵌可拆洗食槽,底部加了温控棉层,侧面贴着一张防水标签:“加热档|常温档|夜间休眠”。

更让他心头一震的是,箱体边缘插着几根干枯的细枝,整齐排列,像是被人特意摆放上去的。

不是垃圾,是燃料。

他调出附近便利店的监控回放。

画面中,深夜十一点十七分,那只花斑母猫悄然出现,嘴里叼着一根树枝,轻轻放在箱边。

接着又往返三次,共留下六根干燥柴枝,最后才低头进食。

吃完后,它甚至用爪子拨了拨箱角歪斜的标识牌,才缓缓离去。

楚逸尘屏住呼吸。

动物不懂技术,但它懂得守护。

它或许不明白什么是恒温装置,但它知道,这里有火,有食,有安全。

于是它用自己的方式,回馈这份温暖——以最原始的姿态,延续文明的微光。

他站起身,望向东方渐亮的天际。

阳光刺破云层,洒在江面与屋顶之间,那些升腾的炊烟依旧袅袅不绝。

他终于理解若雪为何最后选择隐退山林。

她不是放弃,而是相信——火种已野化,人心自有回响。

就在这时,手机再次震动。

是一条来自北方气象台的推送:【极寒预警】大兴安岭北部将持续零下38c低温,多条巡护线路中断……

楚逸尘盯着那行字,忽然觉得某种冥冥中的牵引正在成形。

他转身离开桥洞,步伐坚定。

而在他身后,孩子们正轻声哼起一首新编的童谣:

“焦不是废呀,火有印记,

刮一刮,香出来,心就开——

猫会等,我会喂,

谁说小小不能燃大火?”

风掠过耳畔,仿佛有人低语:

——你看,人间烟火,真的会自己走路。

(续)

楚逸尘走出社区会议室时,天已擦黑。

风从江面卷来,带着湿冷的潮意,像一层看不见的雾,缠在人身上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