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胤禵也早已在内院等候多时。
也可以说,完颜氏今日入宫,本就是他与太后暗中商定的安排,缘由说起来也简单 ——
便是他的那位好八哥,竟把主意打到了惠嫔母子身上。
这本不算什么大事,可早在他回京时,皇额娘就特意叮嘱过:惠嫔与弘历,便是皇额娘为他留的后路之一。
按皇额娘的说法,只要这母子俩稳得住,不搅进后续的局势里,将来弘历稳稳能平安无事;
且正因他们母子没在宫中裹乱,无论将来谁登基,看在太后的面子上,至少一个亲王之位跑不掉。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惠嫔母子是万万不能掺和到夺嫡之争的。
皇额娘早就看透,他那四哥心眼极小,而弘历...怕是也早已在他心里挂了号,继位之事,也基本不可能。
而他的这个王爷,便是皇额娘为他和他的子嗣后代所留下的后路,也是绝容不得任何人破坏的后路。
对此安排,他胤禵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可如今他的好八哥,竟想着收拢惠嫔母子,这分明是要断他的根!
这般时候,他哪还顾得上什么兄弟情分,更不论什么八不八九不九的,总之他是绝不会让老八的盘算得逞。
所以他也是第一时间就把老八的盘算告诉了皇额娘,额娘给出的法子便是这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更还让他这边,先和昭妃母子交好一番。
他其实也不懂,皇额娘为何偏偏看好昭妃,而非郭氏腹中的孩子,或是宫里其他两位阿哥。
但他打心底里信皇额娘。能在上一朝的后宫里笑到最后,还护着他平安长大,这份心智和眼光,绝非旁人能比。
于是他当即按照皇额娘的吩咐,让完颜氏今日借请安的名义入宫,实则去永寿宫探探昭妃,同时也打下些基础。
听到院外传来脚步声,胤禵也是收回思绪,抬眸看向门口。
完颜氏刚踏入书房,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见胤禵起身迎了两步,急切问道:
“怎么样?昭妃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你同她聊了这许久,她可有透露出半分对惠嫔母子的心思?”
她先是屈膝行礼,随后走到桌案旁坐下,端起丫鬟递来的茶盏抿了口,才缓缓开口:“王爷别急,今日去永寿宫,
倒也算顺利。昭妃娘娘看着是个通透人,一开始见我登门,虽有几分意外,却也没摆架子,待我更还算亲和。”
“我也是按您和太后娘娘的吩咐,没提半句惠嫔母子的事,只同她闲聊些女子间的琐事 ——
保养的方子、时兴的料子,还有胭脂水粉这些。她倒也乐意接话,瞧着不像有防备的样子。”
胤禵眉头微蹙,追问:“就只聊了这些?没旁的了?”
“自然不是。” 完颜氏放下茶盏,语气郑重了些,“我后来借着说六阿哥可爱之际,提了一嘴四阿哥弘历,
说先前在宫里见过,瞧着有些清瘦。昭妃娘娘当即还替惠嫔解释了几句,看着像是个不爱听怪话的人。”
她顿了顿,又道:“我瞧着她提起惠嫔母子时,语气平和,没有半分嫉妒或是轻视,想来也确实是个心正的。
后来我又试探着提了提柔常在的胎,她却是没再多说,想来是不愿掺和到这些阴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