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大唐日报》头版头条,用大字刊登了一则足以让整个长安城地震的消息。
《告长安父老书:一座献给大唐未来的理想之城!》
文章由太子李承乾亲笔撰写,文笔华丽,极尽煽动之能事。
他先是痛心疾首地描绘了如今长安城拥挤、肮脏、混乱的现状。什么“坊间居,大不易”,什么“污水横流,蚊蝇滋生”,什么“一遇走水,火烧连营”。把长安城说得跟人间地狱似的。
紧接着,笔锋一转,开始浓墨重彩地描绘他心中的“大学城”。
“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知识与财富在此交融!”
“百丈宽的水泥马路,足以让八辆汽车并驾齐驱!”
“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拧开龙头,便有甘泉流出!再也无需派家丁去井边排队!”
“户户通电灯,漫漫长夜,亮如白昼!读书、宴饮,再也不必忍受油灯的烟熏火燎!”
“更有集中供暖之‘地龙’,寒冬腊月,室内温暖如春!彻底告别昂贵且危险的炭火盆!”
“此城,名为‘长安新城’,乃太子殿下为大唐百年大计所规划,为天下智者所营造的理想家园!此城之中,唯有大唐之精英方可入住!”
文章的最后,还附上了一张由格物院顶尖画师绘制的“长安新城”效果图。
那图上,高楼林立,绿草如茵,湖光山色,美轮美奂。最关键的是,图上画着穿着奇装异服的男男女女,在宽阔的街道上悠闲地散步,在波光粼粼的湖边谈情说爱,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篇报道,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长安城里炸开了锅。
“我的天!这是真的吗?拧开龙头就有水?冬天屋里跟春天一样暖和?”
“还有那不用马拉的车,能在那么宽的路上跑?简直不敢想!”
“快看这画!太美了!这要是能住进去,给个神仙我都不换啊!”
一时间,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公贵族,所有看到报纸的人,都被李承乾描绘的未来生活给震撼了。
尤其是那些饱受长安城居住环境之苦的富商和官员们,更是心头火热。
他们有钱,有的是钱。但再有钱,也得跟平民百姓挤在一个坊里,忍受着同样的脏乱差。李承乾画的这个大饼,精准地戳中了他们每一个人的痛点。
一种全新的,更舒适,更尊贵的生活方式,就在眼前!
而当他们看到报纸最下方那行小字时,这种渴望瞬间变成了焦虑。
“长安新城一期‘学府别苑’,仅设一百零八席,凭资产证明预购。详询朱雀大街‘大唐皇家地产’接待处。”
一百零八席!
整个长安城,有多少王公贵族?有多少富商大贾?
区区一百零八套房子,够谁分的?
这已经不是买房子了,这是在抢资格!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的上流社会都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