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说来听听。”
“臣弟……也想入股电报总公司。”李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承乾,“臣弟愿将这些年所有的积蓄,共计二十万贯,全部投入!只求……能占千分之一的股份。”
此言一出,不仅是李承乾,连程处默等人都愣住了。
前几天还在背后引经据典,批判电报是“奇技淫巧”的魏王李泰,现在竟然主动上门,要倾家荡产地入股?
这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
“四弟,你不是说,此物有违天和,恐伤国脉吗?”李承乾饶有兴致地问道,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李泰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沉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是臣弟愚钝,有眼不识泰山,看不清时代大势。这几日,臣弟反复研读太子殿下在《大唐日报》上的雄文,夜不能寐,方才幡然醒悟!”
“什么狗屁天和国脉!能让大唐富强,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才是真正的天道!太子殿下您,走的才是真正的康庄大道!臣弟以前,是被那些腐儒给蒙蔽了!”
他这番话,说得是斩钉截铁,情真意切。
程处默等人都听傻了。这还是那个眼高于顶,自命不凡的魏王吗?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李承乾静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他当然不相信李泰是真的幡然醒悟了。
这个好四弟,心高气傲,野心勃勃。他之所以这么做,只有一种可能——他看明白了,自己已经彻底输了。
在李承乾掀起的这股名为“格物”与“变革”的时代浪潮面前,他那点靠着拉拢腐儒,编撰故纸堆建立起来的所谓声望,简直不堪一击。
他如果再不调转船头,就只有被这股浪潮,拍死在沙滩上一个下场。
所以,他今天来,不是来投诚,而是来投降的。
他是在用这种倾家荡产的方式,向李承乾表明一个态度:我认输了,我服了,我愿意上你的船,只求你给我留一条活路。
“有点意思。”李承乾在心里笑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下高傲头颅的弟弟,突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一个连与自己为敌的勇气都失去了的对手,已经不值得他再投入任何精力了。
“行吧。”李承乾淡淡地开口,“既然四弟有这个心,孤就给你这个机会。千分之一的股份,准了。”
“谢……谢太子殿下!”李泰的眼中,瞬间爆发出狂喜的光芒,他激动得连声音都在颤抖。
自己赌对了!
太子殿下,终究还是念及了一丝兄弟之情,接纳了他的投降。
“不过,”李承乾话锋一转,冷冷地说道,“从今往后,你还是孤的好弟弟,你想做什么,合理范围之内尽管去做,有我一口肉吃,就不会少你一口汤喝,知道吗?”
李泰的身体猛地一颤,心中还是有些感动的,连忙低下头激动道:“臣弟……谢殿下!”
“嗯,回去吧。”李承乾挥了挥手,李泰欣喜,连忙让下人推着自己退出了东宫。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程处默才凑了过来,一脸不解地问道:“太子哥,就这么放过他了?这家伙以前可没少给你使绊子。”
“无所吊谓了。”李承乾不以为意地说道,“留着他,还能给朝中那些老古董们一个榜样看看。告诉他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重新坐回主位,眼中闪过一丝冷冽。
解决了李泰这个小插曲,他的心思,再次飞到了遥远的南海。
三天后,招商大会如期举行。
整个东宫,车水马龙,人满为患。大唐最有权势,最富有的一群人,齐聚一堂。
李承乾身着太子紫袍,站在高台之上,面对着台下无数双狂热而贪婪的眼睛,发表了一场极具煽动性的演讲。
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用最直白的数据和案例,向所有人展示了电报所能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商业价值。
最后,他宣布,“大唐皇家电报总公司”首批发行的股票,就在今日,现场认购!
整个会场,瞬间沸腾!
“我出一百万贯!要百分之五的股份!”
“我清河崔氏,愿出三百万贯!”
“滚开!我们博陵崔氏出五百万贯!”
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世家大族家主们,此刻像疯了一样,争相竞价,场面一度失控。
短短一个时辰,建设全国电报网所需的数千万贯巨资,便被超额认购一空。
李承乾站在高台上,冷眼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整个大唐最强大的经济力量,已经被他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为这场资本的狂欢而兴奋不已时,李承乾的心里却只回荡着一句话。
“郑和,你的舰队,该到了吧?”